茶道四君子,茶拨和茶匙的区别
茶道四君子,茶拨和茶匙的区别?
茶道六君子,指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桶。
有些版本把茶拨也归入“六君子”,这也是没错的。茶拨就是茶匙,也有人叫渣匙。只是叫法不同,无需在意,只需要把它的功用弄明白就行了。
茶匙
又称“茶勺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为茶匙。
从外形来看,茶匙状如汤匙,容易让人误解是用来舀茶汤的,殊不知走了“想当然”的误区。
茶匙,主要用来将茶叶从茶则或者茶荷拨入茶壶中,所以也被称为茶拨;或者在冲泡了茶叶之后,变得肥大的茶叶堵塞壶口时,用手挖茶不方便不卫生,也用茶匙将废茶叶挖取出来,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渣匙。
因而,茶匙有三种叫法,其一便是茶匙,其二叫茶拨,其三叫渣匙。
生普洱的冲泡法?
【生普洱茶】的冲泡方法如下。
①备具。生普茶样,盖碗,开水壶,公道杯,品茗杯,茶道六君子。②温杯洁具。用100℃沸水,将盖碗,公道杯,品茗杯内外冲淋一遍。起到提高杯温,消毒杀菌的作用。
③投茶。用茶匙 将准备好的生普茶样,拨入盖碗内。④低温醒茶。将100℃沸水注入公道杯中静置,至水温降到50~60℃,将公道杯中温水,采用 “环壁注水” 的手法,将温水沿盖碗内壁,缓慢环绕注入至三成满即可。开盖浸泡30秒后快速出汤,倒去。
⑤润茶。以90℃的沸水,采用 “定点注水” 的手法,注水入盖碗8~9分满后,用碗盖压住盖碗一半,沥出茶汤,倒去。⑥冲泡。第一泡,采用 “定点注水” 手法,用90℃沸水注入盖碗中,浸泡8~10秒后,缓慢轻巧出汤,至公道杯中,然后分杯品饮即可。注意要沥尽茶汤。第二,三泡同第一泡。第四,五泡后,根据口感,茶汤表现,适当延长冲泡时间5~10秒即可。⑦品茶。轻啜一口,品其滋味,闻其香味。
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茶人?
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茶人无处不在。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茶人!
关于“茶人”的定义,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解释,但相比专家学者等这些炫目且绕口的头衔名称,这绝对是更直指茶本来品质的称呼,在一些茶文化发达地区,习茶者往往更愿意被这样称呼,既是尊称,也是低调的自谦。
那么,何等的修养才是习茶者该具备的,以担得起“茶人”二字?茶圣陆羽对茶人的评价标准很简单,要求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也可以说成是他衡量茶人思想、品德、行为、信念等的标准。“中不精者心不治”。
凡事怕“认真”二字,做事如果专心就一定会无所不利的。
陆羽用一个“精”字,说明有关茶事的各个方面都要求达到此标准。
从种茶,制茶,鉴别,煮茶器具的用法,火候的掌握,水的煎煮,泡茶的讲究,饮时的程序等,无不要求精心而作,而现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了。
这个世界上有好茶和不好的茶,但不会泡茶的人是泡不出好茶来的。正如武术没有高低之分,习武之人却有强弱之别,作为茶人,技术是最基础的。
君子以俭德避难,可见“俭”是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单非行为而已。陆羽将“俭”作为约束茶人行为的首要条件,以勤俭作为茶事的内涵。反对铺张浪费的茶事行为。
陆羽对茶人在茶事内外所有德行品行亦有规范要求,在他看来具有君子性情的高尚品德的人,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茶人。
唐末刘贞亮要求茶人“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和平,净心高雅”,即以茶行“道 ”,此外的“道”又以儒为主。
宋人强调茶人必须是“佳客”。这里的“佳 客”应当具有如茶一般清醇优雅的气质和坦诚廉洁的情操。明代对茶人虽无明确标准,但有大体要求。
陆树声著《茶寮记》中提到:“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他要求茶人或文人之间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饮茶时要吟诗,挥翰。
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佳。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活动国,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
1) 调身:茶人在茶事活动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举止从容。
2) 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实,做到不粗,不喘,不乱。
3) 调心:目定意闲,驱除杂念,排除干扰,做心“不散”(不想与茶无关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4) 调食:饮食适度,吃有吃相。
5) 调睡:不贪,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茶人四境:
1、学茶人,初入茶门,勤喝茶,喝得一款好茶,夜不眠;
2、品茶人,喝茶无数,口味颇叼,煮茶品泉,聊茶赏器;
3、寻茶人,心中顿悟某事,入山中,进茶园,寻得妙茶,茶已入痴境;
4、喝茶人,好茶尝尽,人生亦短,粗茶淡饭,悟,好茶喝得,坏茶亦喝得,随遇而安,茶已非茶。
欢迎留言交流
与大道沧一同体验时尚茶生活!
关注大道沧Tea
让生活因茶而精彩!
茶人之交醇如茶有谁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君子之交清淡如水——交心不交利;茶人之交醇厚如茶——质朴平和。这两种应该是朋友之间最好的相交状态。没有逢场酒肉,不含利益纠葛,止于茶境,终于君子。
出自与释义:“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于《庄子·山木》,原句为:“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茶人”泛指精于茶道之人或是采茶、制茶之人。茶人之交指通过茶体会境界。
茶具里的圆形叉叫什么?
杯叉茶具里的圆形叉叫杯叉,作用嘛顾名思义就是叉杯子用的,倒了一杯热茶给客人,用杯叉递过去,一是防烫伤,二是不接触杯口,卫生!
喝茶肯定需要茶具,特别是喝功夫茶。以下为你介绍的是喝功夫茶时所需的几种茶具配件,简称“茶道六君子”。
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