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绿茶龙井第一泡颜色黄绿明亮

2023-05-22 124阅读 0评论

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绿茶龙井第一泡颜色黄绿明亮?

龙井茶在冲泡过程中,不会有太明显的绿色,更不会出现红色这种现象的,颜色太绿,考虑是不是加了食用色素;颜色发红,考虑是不是制作或者储存出了问题。有问题的茶,建议还是不喝为好,喝茶本为健康嘛。

我这杯也是龙井茶,虽然是谷雨茶,没有明前茶的精致,冲泡到第二三泡的时候,颜色倒是感觉有点偏黄绿了,也没有出现红色的现象。

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绿茶龙井第一泡颜色黄绿明亮

为什么井水泡茶茶汤颜色会比较深?

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比较多,而茶叶中有可以和矿物发生反应的物质,所以茶叶就变黑了.

很简单,是茶多酚和3价铁离子发生的反应,地下水多含有铁元素,当你将水抽上来,水中铁元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形成3价铁离子,这就是铁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的产物,3价铁离子会和茶多酚发生反应,这时你看到的茶水就是紫色,这种水不要喝,又苦又涩

红黄叶子的是什么茶?

绿茶:绿茶叶片多为深绿色,泡制时间长茶叶发黄茶汤变为黄绿色或添水次数多后茶叶发黄茶汤逐步变为淡黄色。

红茶:红茶叶片多为黑红色,泡制时茶汤呈深红色,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添水后颜色逐步变淡,会呈黄红色,最终为淡黄色。

六大茶类是怎么区分的?

茶叶的分类其实有很多种,其中六大茶类的分类,是应用最广,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

六大茶类的分类,主要分为这么六中茶类:

绿茶

白茶

黄茶

青茶

红茶

黑茶

其主要分类的依据,是根据茶叶加工环节的发酵程度和具体制作工艺来划分的。

1.绿茶

发酵类型:不发酵

制作工艺: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之后平摊晾干

杀青:采用高温烘烤翻炒等手段,使茶叶的组织被破坏(破壁),进而破坏茶叶内的酶的活性,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应作用下。所以说杀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过内因初步改变而形成的鲜叶形质。

揉捻:揉捻一般分为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现在大多都采用机器揉捻,方便快捷。这一步骤,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把茶叶揉搓成条,塑造形体。第二个是进一步地破坏茶叶组织(破壁)。这一步骤能使茶叶组织内的细胞被破坏,流出一定的汁水。使茶叶沾满汁水,一来可以增加其表面粘性,有助于揉搓成条,塑造形体,另一方面,也使得茶叶相对比较容易地被冲泡出滋味。

干燥:目前大多采用机器烘干的方法干燥,这一步骤第一是为了利用高温破坏茶叶内的酶的活性,制止其酶促氧化反应。第二是为了烘干多余的水分,使茶叶条索更加有型,同时较低的水分也利于后期保存。第三是为了烘干散发茶叶本身的青味一类的不好气味,这一步有利于提升茶叶本身茶香。

绿茶

2.白茶

发酵类型:微发酵

制作工艺: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之后平摊晾干

微凋:根据天气条件和鲜叶等级,在开阔的场地,把茶叶平摊晾晒,进一步收干水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烘干:一般采用机器烘干的方式,一般都烘干两次。第一次烘干,烘干机温度设置在100~120℃,烘干时长:10分钟。

烘干完成之后,平摊降温,时长:15分钟。

第二次烘干,烘干机温度设置在温度80~90℃,或者70℃左右长时间烘干。

烘干之后,水分最好控制在5%左右。

低温保存:将烘干之后,含水率5%左右的茶叶,放入低温冷库保存,冷库温度设置为:1°~5°。

白茶

3.黄茶

发酵类型:轻发酵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之后平摊晾干

杀青:采用高温烘烤翻炒等手段,使茶叶的组织被破坏(破壁),进而破坏茶叶内的酶的活性,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应作用下。所以说杀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过内因初步改变而形成的鲜叶形质。与绿茶相比,黄茶杀青时,温度相对较低,时间相对较长,翻炒频率相对较低。

揉捻:揉捻一般分为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现在大多都采用机器揉捻,方便快捷。这一步骤,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把茶叶揉搓成条,塑造形体。第二个是进一步地破坏茶叶组织(破壁)。这一不能使茶叶组织内的细胞被破坏,流出一定的汁水。使茶叶沾满汁水,一来可以增加其表面粘性,有助于揉搓成条,塑造形体,另一方面,也使得茶叶相对比较容易地被冲泡出滋味。黄茶在揉捻这个步骤,可以直接趁着杀青的热度去揉捻,在湿热作用下可以起到一定的闷黄的作用。

闷黄:闷黄是黄茶的特色代表工艺。黄茶闷黄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杀青步骤或者揉捻步骤只有后的湿坯闷黄,第二种是在烘干步骤后的干坯闷黄。闷黄工艺的要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含水量二是温度。对于温度相对要求较高,温度不够的时候,甚至根据情况需要,还会用烘、炒等方式来提高温度。温度太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翻堆来降低温度。闷黄工艺步骤中过,还要注意茶叶的含水量,要防止水分的大量散失导致水分过低,需要密切注意茶叶湿度、环境湿度以及通风情况。有时为了保持水分湿度,还要加盖湿棉布,用以提高茶叶内部湿度和阻碍空气的流通。同时,根据茶叶含水湿度、茶叶温度、闷黄程度来计算具体闷黄的时间。

干燥:目前大多采用机器烘干的方法干燥。黄茶的干燥一般会分多次干燥。干燥的方法分为炒干和烘干。干燥程序相对其他茶类,温度要相对低一些,时间也相对长一点。先用低温干燥,让茶叶内水分缓慢地散失,使茶叶长时间处于一种低温湿热的环境内。在这种环境下,茶叶会有一种缓慢地转化行为,也类似于闷黄的作用,是茶叶进一步的闷黄转化。低温烘干到一定时长后,就转而采用较高的温度快速烘干,较高的温度,有助于茶叶形体的塑造定性,以及激发茶叶的香气。

黄茶

4.青茶

青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乌龙茶。

发酵类型:半发酵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之后平摊晾干

微凋:根据天气条件和鲜叶等级,在开阔的场地,把茶叶平摊晾晒,进一步收干水分。

摇青:现在一般分为手工和机器两种方式。将萎凋后的茶叶分多次的摇青过程,一般为3~5次,主要的作用是使茶叶内部物质发生转化,激发茶叶的茶香。

炒青:现在多为机器炒青。用机器炒青,以高温破坏茶叶中含有的茶酵素,一是防止茶叶变红,二是可以让茶叶本身的青草味散失,进一步激发茶叶的茶香。

揉捻:通过特殊的揉捻,塑造茶叶的形状,一般塑造成球形或者条形。

干燥:目前大多采用机器烘干的方法干燥。去除茶叶的水分,使茶叶形状固定下来,同时进一步去除茶叶的青味和苦涩味,激发茶叶的香味。

青茶

5.红茶

发酵类型:全发酵

要特别提醒的是,红茶的发酵,主要是酶在湿热条件下的酶促反应。因为红茶发酵时间短,所以主要以酶的反应为主,微生物的反应很轻微。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之后平摊晾干

微凋:根据天气条件和鲜叶等级,在开阔的场地,把茶叶平摊晾晒,进一步收干水分。

揉捻:揉捻一般分为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现在大多都采用机器揉捻,方便快捷。这一步骤,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把茶叶揉搓成条,塑造形体。第二个是破坏茶叶组织(破壁)。这一步骤能使茶叶组织内的细胞被破坏,流出一定的汁水。使茶叶沾满汁水,一来可以增加其表面粘性,有助于揉搓成条,塑造形体,另一方面,也使得茶叶相对比较容易地被冲泡出滋味。茶叶在揉捻这一步骤中,汁水的浸出有助于茶叶滋味的散发。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发酵:发酵这一步骤是红茶最重要的工艺步骤。将揉捻好的茶叶装在篮子里,压紧后,盖上温水湿润过的棉布,这样可以增加茶叶的湿度,也能一定程度的保温,促进酶的活动,一般进行3到5小时左右的发酵行为。经过发酵之后的茶叶,颜色变红,并形成红茶独特的风味。

烘干:把发酵好的茶叶,放置在特色烘干工具上,下面点燃木柴进行烘烤。一开始要求温度相对较高,以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使茶叶停止发酵行为。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温度,将茶叶水分进一步烘干。

6.黑茶

发酵类型:后发酵

黑茶的发酵行为,主要集中在渥堆发酵这一步骤,但是,制作成成品之后,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保存期间,发酵行为将会继续进行。故而,黑茶是越陈越香的后发酵茶。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之后平摊晾干

杀青:采用高温烘烤翻炒等手段,使茶叶的组织被破坏(破壁),进而破坏茶叶内的酶的活性,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应作用下。通过高温,去除茶叶本身的青草味。

初步揉捻:揉捻一般分为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现在大多都采用机器揉捻,方便快捷。这一步骤,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把茶叶揉搓成条,塑造形体。第二个是进一步地破坏茶叶组织(破壁)。这一不能使茶叶组织内的细胞被破坏,流出一定的汁水。使茶叶沾满汁水,一来可以增加其表面粘性,有助于揉搓成条,塑造形体,另一方面,也使得茶叶相对比较容易地被冲泡出滋味。

渥堆发酵:这是黑茶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个步骤。将揉捻好的茶叶堆积成1米左右的小堆头。制造一个高湿度的环境,湿度大概控制在85%左右,为了保湿保温,在茶叶堆上还要覆盖一层棉被。时刻观察渥堆之中的温湿度,及时地打开和覆盖棉被。大概24小时左右,完成渥堆发酵行为。

再次揉捻:将渥堆发酵好的茶叶,短时间揉捻一下,进一步浸出茶汁。

烘干:一般分为传统的人工七星灶明火烘干和机器烘干。传统七星灶烘干,采用明火烧柴的方式。将茶叶放置于七星灶上面,用木柴烧灶,利用火力温度烘干茶叶。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让茶叶吸附一些烧柴产生的烟味,用此方法加工的茶叶,带有明显的烟熏味道,如同烟熏腊肉一般。但是,很多人习惯了,甚至喜欢上这种烟熏味。使得这种烟熏味也成为了黑茶的一种特色元素。不过现在很多采用现代机器烘干,没有了明火烧柴,没有烟雾产生。茶叶也就没有了烟熏味,比较适合不喜欢烟味以及初次尝试者。到这一步,就制作成了初级茶叶产品--黑毛茶。

压制:根据不同的成品要求(千、百两,黑砖、茯砖等),将黑毛茶用蒸汽软化,然后放进相应的模具,用人工或者机器压制成型,形成最终的成品。

黑茶

发花:这是黑茶类之中的茯茶特有的特色工艺(其他种类黑茶均无发花步骤)。茯茶的金花,是一种特殊的有益菌种,学名:冠突散囊菌,呈金黄色或橘黄色圆球形颗粒状。它能对茶叶进行一定的转化,使茶叶口感更加醇厚,还能产生特殊的金花菌香味。制作好的成品茯茶,会放置在专门的仓库进行发花工艺步骤。仓库内环境设定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再加上金花的菌种孢子。经过长时间的存储,让金花在茯茶内部生长开来。

茯茶的金花(冠突散囊菌)

茯茶的金花(冠突散囊菌)

带有金花的茯砖茶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至于茶叶的分类,先从绿茶开始说起:

一、绿茶:

我国的主流茶类,但这一类占了茶叶市场的60%以上,绿茶也是发展时间最久的茶类,绿茶的发展史就是茶叶的发展史。所以绿茶的茶种众多,体系庞大。

针对绿茶的分类方式也有很多,可以根据地区分类,也可以根据外形分类。不过最常用的,还是根据制作工艺分类,绿茶根据制作工艺中的杀青工序,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用大锅炒茶的方式杀青,这类绿茶的香气最浓,最高,名优茶种有龙井茶、碧螺春、雨花茶等等。

烘青绿茶,用高温烘烤茶叶杀青,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晒青绿茶,历史上的紧压茶就是晒青绿茶制成的,像滇青、川青等,制成紧压茶后只要销往边牧地区,在别的地区不出名。

蒸青绿茶:蒸青绿茶保留了茶叶最原本的颜色,墨绿有青味,十分苦涩,我国以前都是蒸青制茶,后随着发展因味道不佳被淘汰。现在被日本传承,不过我国也没失传,还有恩施玉露、阳羡茶,不过制成后也是出口至日本。

这为了杀死茶叶里的各种酶,祖宗也是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为什么单单一个杀青工艺会有多达四种方式,这也好理解,就像做饭有蒸炸煮炒一样,不同的茶要想口味好,需要专门的制作工艺,例如炒青的代表龙井茶也可以用晒青制作,但成茶后,茶香大减,也没了代表性的浓豆香,而且浙江潮湿,多雨水,这也晒干也不容易呐。所以,每个茶种的工艺都经过了时间验证,都是先人经过不断尝试后保留下来的,这种茶用这种方式,味道和香气才能到达最佳。开头咱们也提过了,任何一种茶树,通过特定的制作工艺,都能制成六大茶类,比如专门制作铁观音的成熟鲜叶,用绿茶的制作工艺,制成成茶后就是绿茶,但这滋味和香气,实在是差。

二、黄茶:

作为最小众的茶类,喜欢黄茶的茶友可是极为稀有的,要说有多小众,这么说,有相当一部分茶友压根就没听过黄茶。黄茶是微发酵茶类,在绿茶的制作工艺上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杀青之后才闷黄,先进行的杀青工艺,已经将茶叶中的酶活性“杀死”。这就成了上面说到的第二种发酵方式,“微生物发酵”,各种微生物对茶叶有机物质的腐化,与红茶、青茶的腐化方式不同。

黄茶的滋味接近绿茶,鲜爽有苦涩,也能品到微微的酸味。黄茶根据制作茶叶的原料嫩度分类,可以分为三类。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黄小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等;黄大茶,广东大叶青、霍山大叶青等。这些黄茶的茶种里,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这沩山毛尖有些名气,不过品饮的人很少,这样说,黄茶的价格,可以置购到更好的其它茶类的茶种,所以黄茶日渐下降,以至于很难置购到。不少品饮过的茶友反应过,这黄茶现在稀少,物以稀为贵,真茶很难置购到,这导致黄茶的性价比太低。

三、白茶:

白茶这几年名气上来了,这也多亏了这老白茶的功劳,不得不说,胡建人做生意真厉害得一批,这白茶被硬生生的炒活了。

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茶鲜叶采摘,先进行萎凋,而后直接干燥,一般都是萎凋至茶叶水分蒸发至八九成,然后在烘干。在萎凋的过程中,茶叶含有的酶会进行发酵,所以白茶也是微发酵茶,但发酵的方式与黄茶的“微生物发酵”完全不同。

白茶也是根据茶叶的嫩度分类,可以简单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白芽茶就是指白银毫针,最嫩的白茶。白叶茶有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白牡丹嫩度适中,一芽二叶。贡眉和寿眉是粗大的叶片,成茶后像枯枝老叶一般,外貌十分不佳。这也导致散的贡眉和寿眉根本不上台面,多是茶农堆在家中,搞成口粮茶自己喝,或者供应给广东、香港、东南亚的茶楼、酒楼等地方,用于代替白开水的茶种,当地的茶商有了新店子,把这贡眉、寿眉压成茶饼,搞出去,然后这热度就炒上来了。

白茶太接近自然,茶性比绿茶还要寒,十分清爽,所以体质寒的茶友不宜品饮。

四、青茶:

青茶就是乌龙茶,这茶类以香出名,是最复杂的茶类,以乌龙茶的名气,不少茶友绝得此茶类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但青茶的历史不过300年,是非常年轻的茶类。在民国时期,这青茶在国外的名气比国内都火。所以青茶真正在内地火起来的时间,也就几十年。

算了,我还是叫乌龙茶好了,青茶读起来很变扭。

乌龙茶的产区主要在闽南的安溪一带,闽北的武夷山一带和潮州的凤凰山一带,台湾先不说。这三地是乌龙茶的产茶带,除了这三个地区,别的地区种植的茶树,都不适合成为制作乌龙茶的原料。

工夫茶的泡法是最适合乌龙茶和工夫红茶的,这种泡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现茶叶的香气。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也是最繁琐的,其中做青环节最重要,大致工艺为萎凋、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这几道工序。不同的乌龙茶茶种,工序会有些变化。

乌龙茶根据地区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闽南乌龙,产区在安溪一带,代表茶种铁观音;闽北乌龙,产区在武夷山一带,代表茶种武夷岩茶;广东乌龙,产区在潮州凤凰山一带,代表茶种凤凰单丛茶。台湾乌龙,不熟悉,代表茶种有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闽南乌龙的制作工艺大致为:摊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等工序。代表茶种铁观音也分很多种,有清香型、浓香型、鲜香型、韵香型和炭焙型。这几种香气和滋味上各有特点,清香型、鲜香型发酵轻,浓香型这些发酵较重。现在最流行的清香型铁观音,是最新的一种制法。浓香型铁观音是最传统的铁观音。闽南除了铁观音,还有梅占、毛蟹、本山和黄金桂,这四个茶种不出名,很多茶友不知道,但这四个茶种可不差,也是非常好的乌龙茶茶种,不出名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有很多铁观音其实是用这四种茶拼配的。

用作铁观音原料的树种,是一种晚生种茶树,一般在4月15日之后,茶树才会开始采摘,如果在4月15日之前置购到铁观音新茶,绝大多数都是用上面提到的四种茶拼配的,像黄金桂的采摘时间在4月。关于梅占这个树种,大家可能听过梅占金骏眉,没错,这个树种也非常适合做成红茶,成茶后的品质非常好。

闽南还有一个乌龙茶茶种,叫做白芽奇兰,产区在平和县,此茶种也非常好。

为什么说清香型铁观音特殊,因为多了一道摔青工艺,就是在杀青工序之后,会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在布袋里,用机器或者人工往地上开始摔打,这是为了去掉茶叶因发酵而产生的红边,去掉红镶边可以去除茶的涩味,茶汤的口感也会提高,从而使茶的品质上升。所以在轻发酵的制作工艺中,杀青工序完成后有一道“去红边”的工序。

闽北乌龙的代表茶种武夷岩茶,茶区在武夷山一带,武夷山茶区有众多山场,每一处山场出产的茶各有特点,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名岩,武夷岩茶中较为有名的茶种,其原料茶树均经过长期的栽培和单株选育。现武夷岩茶较为出名的茶种有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和白鸡冠。除了四大名丛,武夷水仙和肉桂也非常有名气,还有各种奇种:不见天、半天妖等,茶名虽然稀奇古怪,不过茶质是非常的好。

说到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名气最大,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茶,印象深一点的,可能只记得那片岩石上的大红袍景点,其实上面种植保护的那六珠大红袍茶树,都是假的,六珠茶树分别是两株奇丹两株奇兰两株雀舌,其中一株雀舌和一株奇兰是后期补种的。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天心寺寺僧为了保护真正的大红袍母本而转移游客注意力,然而真正的母本已经找不到了。

广东乌龙的代表凤凰单丛茶,至于凤凰单丛茶应该称为单丛茶还是单枞茶,不想多说,这也没啥意义。我感觉应该读丛,从古至今一直是丛,不是枞。从字义上来说,“丛”的意思是聚集而生的树木。“枞”则是冷杉树的别称,“从”的意思更不对,所以应该是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是广东乌龙的代表茶种,属乌龙茶类,香气是乌龙茶的主要特征,凤凰单丛根据不同的香型,可以分为很多种。

归类分别,凤凰单丛分为经典香型和其它香型。

其它香型包含咖啡香、黄茶香、奇兰香等。

经典香型又可以分为自然花香型、果香型和药香型。

自然花香型有黄栀香、芝兰香、蜜兰香、桂花香、玉兰香、柚花香、夜来香、茉莉花香、银花香和橙花香。

果香型有杨梅香、苹果香和薯味香。

药香型有杏仁香、肉桂香、姜味香、附子香和苦味单丛。

觉得太乱没有头绪请看下图:

凤凰单丛茶看起来市面上的很多,其实量很少,每年那些产量,在福建、广东两地就已经内耗完了,好的凤凰单丛茶更是在当地就已经被置购完了,凤凰山一带的茶区,每年大致能产500到600万斤茶,光潮州、汕头、揭阳这三个最喜欢品饮凤凰单丛茶的城市,人口就有1000多万,还有很多其它城市的茶友,简单来说就是供不应求。

至于台湾乌龙,产地了解一下。

台湾很多茶种都非常好,但能喝到真的不容易,大多也是用别的茶种原料假冒的。

五、红茶:

后续篇幅少一些,太复杂了。红茶是品饮国家最多的茶类,也是世界上广受欢迎的茶类。红茶的滋味醇厚,回甘度好,香气浓郁。建议刚入茶门的茶友从红茶或者绿茶喝起。

红茶的基础制作工艺大致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几道工序。

红茶根据制作工艺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小种红茶,也就是正山小种;工夫红茶,例如滇红工夫、祁门工夫、九曲红梅等;红碎茶,国内切碎的红茶或者国外制作的那种流水线机器制成的红茶,这种红茶与咱们的红茶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清饮,极其难喝,所以都是混泡。

正山小种是所有红茶的鼻祖,只有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一带种植、采摘并用传统工艺严格制作的小种红茶,才是正山小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小种红茶都不是真的正山小种,而是外地产的小种红茶,这里的绝大多数,就是95%吧,这可能还是说少了。2012年,国家标准修订,正山小种的放宽了一些,将用其它产地的鲜叶,经过工夫红茶制作工艺,最后用松烟熏制而成,称为烟小种。也就是现在的小种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和烟小种,正山小种的定义不变。

还有金骏眉,市面上99.99%的金骏眉都是假的,能搞到梅占金骏眉都是万幸中的大幸。金骏眉是用正山小种的芽茶制成的,简单来说就是正山小种中的精选茶,价很高。正宗的茶色是黑中带一点黄,那种全黄的不是金骏眉。不过花了几百置购到的假“金骏眉”也别急,能冒充金骏眉的红茶,质量也是非常好的,就当一般红茶喝就完事了,下次注意。很多金骏眉都是用坦洋、政和工夫的芽茶仿制的。

六、黑茶:

黑茶是按地区分类,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湖北黑茶,代表青砖茶;湖南黑茶,如天尖、贡尖和生尖,这是三尖茶,还有茯砖、黑砖、花砖,这是三砖茶,还有千两茶等;广西黑茶,代表六堡茶;四川黑茶,有康砖、金尖、方包等;云南黑茶,代表普洱茶。

黑茶是市场最乱的茶类,非常复杂,单这普洱茶的水就极深,可以扯一堆,之前搞过一篇关于普洱茶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在古时,黑茶多是走茶马古道等,销往边牧地区,因为耐存放,体积小,便于携带、香浓味道厚重等特点,广受少数民族同胞喜爱。多用于制作奶茶、酥油茶等独特饮品,黑茶所用的原料非常成熟,都是粗枝老叶,如果清饮的话,其实味道一般,而且美观度较差。

以上,简单说了说六大茶类,其实还有第七类茶,代用茶。像奶茶、茶饮料、菊花茶、山楂茶等,都算是代用茶,但没啥好说的。不过大家别想着茶饮料里的用茶有多好,都是夏茶、秋茶,极其低廉,茶味又浓又苦,做成茶饮料用别的味道中和一下才能喝。

客观公正有用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安吉承茗茶场”即可,望大家支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