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茶的功效与禁忌,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3-05-20 106阅读 0评论

大麦茶的功效与禁忌,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春节期间恰逢冬季,走亲访友,交流聚会非常多。经常外出,面对空气干燥,我们的皮肤接受着各种考验。在这样的天气下,通常会诱发荨麻疹、轻度冻伤、皮肤瘙痒、皮肤皲裂、嘴唇和嘴角开裂、脸蛋出现红血丝等皮肤病或皮肤现象。

【1】荨麻疹,俗称“风团”或者“风疙瘩”

发作时候先有瘙痒,然后出现红色或者苍白色,也有接近皮肤颜色的风团,少数人也会有水肿型红斑。冬季发生的荨麻疹多数是由于冷空气导致过敏引起的,中医认为风疙瘩是由于风寒外袭,蕴结肌肤,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病。这种荨麻疹由于接触了冷空气而引起,当回到温暖的室内,就会慢慢消退,也有时可持续几个小时甚至数天,消退后不会留下痕迹。【荨麻疹预防方法】注意保暖,随着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但不宜过分回避,相反可以逐步接触适应冷空气,慢慢这种症状就会减轻。

大麦茶的功效与禁忌,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冻伤,冻疮或者轻度冻伤

由于生活条件改善,现在冻疮病人很少了,比较常见的是耳垂,脸颊,鼻子,手指和脚趾出现的轻度冻伤。因为这些部位没有衣物覆盖,直接与冷空气接触,气滞血瘀,寒凝肌肤,症状是局部皮肤变得苍白,感觉麻木或刺痛,然后失去知觉,更严重的会出现红斑、瘙痒和水疱、溃疡。【轻度冻伤预防方法】建议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衣物保暖和鞋袜防潮,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轻微冻伤,不能用热水洗,以免发生皮肤破裂和感染。

【3】干燥瘙痒

冬天皮肤瘙痒,主要是皮肤干燥引起的,由于气温低,风大,冬季皮肤容易变得干燥,毛孔收缩,血流减少,而引发瘙痒,中医认为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导致。【干燥瘙痒预防方法】隔日用温热的水洗澡,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不用过勤洗澡;不要用力抓痒、搓澡,防止皮损增厚;穿着宽松柔软的贴身衣物;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清淡饮食,每天喝6-8杯水。

【特别提示点!!】提醒大家注意除了皮肤干燥外,有一些内科疾病也会导致瘙痒,比如糖尿病、肾病、甚至肿瘤,如果瘙痒严重、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或者与季节没有明显的关系,皮肤上也没有明显的皮疹,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4】皮肤皲裂

皲裂这也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症状,冬季寒冷干燥,皮脂腺分泌少,水分容易挥发,皮肤干燥、弹性低,当局部受到反复的挤压或者刺激,就会引起皲裂,有时会伴有出血和疼痛,严重的话会影响生活。最常见的皲裂发生在手足部位,尤其是足跟部。由于中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更加干燥,也比年轻人容易发生皲裂。【皮肤皲裂预防方法】注意手足的保暖,多用温热水洗手洗脚,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洗后及时擦干,涂上油性大的护肤膏。如果伤口严重,建议去医院处理包扎。

【5】嘴唇嘴角干裂

冬天空气干燥,嘴唇和嘴角会有翘皮和干裂,甚至出血。首先建议大家不要撕掉翘皮,也不要用舌头舔嘴唇和嘴角,这些都会加重干裂。【嘴唇干裂预防方法】可以通过多喝水,经常涂润唇膏,外出戴口罩的方法预防嘴唇和嘴角干裂。

【6】红血丝

面部红血丝俗称“高原红”,是冷空气导致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如果温差太大,冷热空气交互刺激,面部毛细血管失去弹性,使脸颊发红。预【面部红血丝预防方法】注意面部保暖,再次强调的还是保湿,尽量避免忽冷忽热的刺激。

上面说的六种冬季易发生的皮肤症状虽然比较轻微但是可能会对爱美之人造成日常困扰,不过通常不会留下严重后果。在这里我们提醒大家如果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或者持续几天也不恢复的话,就要去看医生,对病情准确判断合理治疗,希望大家能够美美的度过这个春节。

关注皮肤科白医生,温暖健康伴一生

春节走亲访友吃喝多运动少?

春节是我们最喜庆、最隆重的日子。亲友们都会备好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再加上春节的喜庆热闹日子,忙这忙那的,都没有时间好好运动,不少人深受“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困扰。

那么,春节期间,该如何健康饮食呢?

超哥给大家分享一下看法。

答案抢先看:

春节走亲访友吃喝多、运动少,健康饮食要注意饮食清淡、适量饮酒、少吃零食。

【饮食清淡】

春节期间,健康饮食应注意以清淡为主,应尽量选择能量低,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蔬菜水果不能少。应保证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1],每天应吃半斤左右的水果,注意果汁不能替代水果。

鱼类,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可适量多吃一些;肥肉脂肪含量高,特别是饱和脂肪,应尽量少吃。

【适量饮酒】

“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喝上几杯。超哥要提醒大家:适量喝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1],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以25克酒精来算,约60毫升白酒(52度),800毫升啤酒(3.6%vol),240毫升葡萄酒(12%vol)。

在这里,超哥要说的是,饮酒除对胃、肝脏造成负担外,还会增加能量摄入。

1克酒精完全消耗后可提供7千卡卡路里,如果一天摄入25克酒精,那么就摄入了175千卡卡路里,相当于一个标准成年人每天能量(2100千卡)推荐摄入的8%。

亲朋好友相聚,要是兴致来了,一顿饭喝上3瓶(500毫升)啤酒,那摄入的能量大约是350千卡,约占推荐摄入量的16%。这3大瓶啤酒喝下去了,也就相当于吃了半顿晚餐了。

【少吃零食】

春节期间,吃吃喝喝少不了,饭桌上应适量喝酒;饭桌下应少吃零食。

薯片、巧克力等零食应尽量避免;开心果、瓜子等坚果类零食可适量摄食。

大部分零食主要的特点是高热量,高脂肪。春节期间,饭桌上可能是“海鲜禽肉少不了,蔬菜水果遭遗忘”,我们本来就有能量摄入超标的可能,要是再来一包薯片,两三块巧克力,那我们就离“每逢佳节胖三斤”不远了。此外,零食吃多了,会影响正常吃饭,从而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某些营养素摄入不够。

如下图所示,吃这包(40克)的薯片,可摄入871千焦能量,占每天能量推荐摄入量的10%;摄入12.3克脂肪,占每天脂肪推荐摄入量的21%。

如下图所示,吃一块(14克)的巧克力,可摄入334千焦能量,占每天能量推荐摄入量的4%;摄入6.3克脂肪,占每天脂肪推荐摄入量的10%。

薯片、巧克力这类零食高热量,高脂肪,饱和脂肪含量也高,我们应尽量避免;而开心果、瓜子等坚果类零食可适量摄食,但应注意坚果的加工方式,应选择加工方式简单的坚果,可较好地保持坚果的不饱和脂肪、也可避免钠的额外摄入。

【总结】

春节走亲访友吃喝多、运动少,健康饮食要注意饮食清淡、适量饮酒、少吃零食。主食要搭配合理,正常进食;适量为止,不要过度进食。

想了解更多春节健康饮食资讯,可持续关注“超哥话食”~~~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作者:江佩恩 赵力超

蒲公英怎样泡水最好?

食用蒲公英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蒲公英泡水喝。把蒲公英放在泡茶的容器里,烧开水泡着喝。这样虽然简单便捷,但蒲公英的药用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大家都知道蒲公英的根部药用价值最大,开水泡着喝很难让根部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种:煮着喝。把蒲公英放在锅中或者养生壶中煮着喝。通过充分的煎煮,能够把蒲公英的有效成分煮出来,发挥它最大的药用价值。

第三种:蒸着吃。把新鲜的蒲公英清洗干净,去掉根部,只要叶子。然后拌上面粉,像蒸榆钱和槐花一样蒸着吃,口味比较好。也能够起到药食同源的作用。

第四种:蒲公英和绿豆莲菜等凉性食材一起煮汤喝。这样煲出来的汤养生健康。特别是在夏季喝起来更爽口。

第五种:凉拌蒲公英叶。蒲公英去除根部,把叶子在开水中轻轻地煮一下,捞出来用凉水冲一下。然后放点盐,白糖,少许醋和香油。吃起来风味独特。

第六种:做枸杞柴鸡或者枸杞排骨。把鸡或者排骨过水,放入烧开的水中,放入枸杞,莲菜,蒲公英等。切记不能放盐,要放冰糖。炖出来是甜的。蒲公英在这道汤中作用独特,烫喝起来独居风味。

当然蒲公英叶子可以蒸包子,和面之后也可以烙煎饼,也可以蒸蒲公英窝窝头等等。蒲公英有着很多的药用价值,大家不知道的上网上搜一下就全知道了。

每到春天来临,大概四五月份,我们都会抽出一下午时间,带上孩子去郊区挖蒲公英,摘榆钱,摘槐花。一是让孩子们体验一下生活,二是挖蒲公英。把挖回来的蒲公英进行清洗,然后放在阳台上风干,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了。然后装在塑料袋中,就够一年的泡水和煲汤用了,一家人都特别喜欢吃。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想去挖蒲公英呢?

养胃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胃是“人体加油站”——它可以储存食物、消化食物,帮助人体摄取营养、能量,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养胃保障身体健康。那么怎么养胃呢?别急,移动健康专家告诉你一个养胃妙招~

胃,软到米粥、饮料,硬到锅巴、肉干,统统都可以消化,看似非常强大,但它却害怕9个字……

胃病

胃怕“寒”

胃是个喜温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很敏感。

这是因为,胃要想将食物消化成食糜,需要一定的温度,天冷或进食寒凉,会导致胃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完成工作,无形中增加了胃的工作负担

因此,很多老胃病都是有季节性的,通常在秋冬季节比较高发。天气炎热时,为了降温,很多人喜食凉物,这样也很容易伤胃气。

胃怕冷

胃怕“撑”

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这是很多人吃饭时的习惯。其实这样是很伤胃的。

胃是消化食物的核心器官,只要有食物进入,就必须分泌胃酸,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而吃得越多、越杂,就越难消化,胃的工作强度也就越大。

久而久之,胃内环境变差,动力减弱;长期如此,胃糜烂、胃溃疡很可能就会报到。

胃怕“晚”

因为工作忙或者是其他因素,很多人都不按时吃饭。饿了也常常会忍着。

其实在饿了的情况下,胃内胃酸、蛋白酶浓度会相对较高,要是没有食物来中和,就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导致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所以,再忙也要三餐按时进食,也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的加餐。

胃怕“烫”

胃不仅怕凉,还怕烫。很多人在吃烫食时,只觉得嘴烫或舌头起泡,并不会觉得胃有什么不舒服。

但实际上,胃粘膜很娇嫩,只能耐受40℃的温度,粘膜若是经常被烫伤,会不断增生,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粘膜的异变,从而诱发胃癌。

因此,不管是吃还是喝,还是放温了再进口,温度在37℃左右为宜。

胃怕烫

胃怕“生”

在吃一些肉类食物的时候很多人不吃全熟的,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一些鱼肉类,会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或者细菌,不经过高温吃进胃里,对胃的伤害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的是尽量要煮熟来吃,有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杀菌。

胃怕“快”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吃饭都是狼吞虎咽,还没咀嚼几下就下咽了。

吃太快首先会让你吃的更多。因为吞咽太快,大脑不能及时发出“饱”的信号,导致吃太多,肠胃负担加重;

再加上胃部的消化液跟不上进食速度,就会导致食物堆积,造成消化不良。

若是食物的体积较大或较硬,则容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久而久之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癌变风险。

胃怕“霉”

霉变的食物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当一个人持续摄取少量黄曲霉毒素时,会引起生长障碍、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等。此外,仅1mg/kg的剂量,就可以诱发肝癌、骨癌、胃癌等,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素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因此,霉变食物一定要丢了,别怕心疼。

胃怕“忍”

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胃病,所以很多人的观念中,胃疼忍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这样忍着,很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并且如果在吃了胃药以后,胃疼还不见好,这就要注意了。

建议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胃怕“重”

这里所说的重是指重口味,包括喜食辛辣、荤和腌制品。

虽然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对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重辣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肠胃产生烧灼感,易致胃食管反流和便秘问题。

油腻的食物很难消化,人体会自动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因而增加胃部泛酸和肠胃炎的发生机率。腌制品为了延长保质期往往会加入过量的盐,而食盐的渗透压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也易对胃粘膜直接造成伤害。

两穴护胃

1、腹哀穴

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经常按一按腹哀穴,有利于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位置,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

把手掌放在两侧肋骨下缘,紧贴皮肤,沿着肋骨的边缘来回摩擦。

2、神阙穴

神阙穴其实就是肚脐,处于我们腹部的中心,有和胃理肠的功效。

右手放在肚脐眼上,顺时针揉30-50下,早晚各做一次。

关于胃病的知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更多养胃小知识请关注移动健康专家APP或移动健康专家服务号!

移动健康专家APP——专业解决看病难、看病难,让你随时随地的看病就医:实时在线寻医问诊,免去排队、挂号、坐车等待的漫长时间~500家三甲医院,一万名主任医师,24小时实时在线!

移动健康专家——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在哺乳期不能吃什么水果?

那么回奶的食物有哪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