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的功效,毛峰和飘雪的区别
黄山毛峰的功效,毛峰和飘雪的区别?
一、花毛峰和飘雪的区别在哪?
1.茶胚
花毛峰的茶胚,毛峰指绿茶初制中形成条索细紧,露茸毫的嫩烘青。
碧潭飘雪的茶胚,采明前上等细嫩碧绿茶芽即采用早春嫩芽为茶坯,外形,条索细紧,显毫匀齐,芽毫显露。
2.茶汤
花毛峰色泽较黄或暗绿,香味较厚实,叶底肥嫩露芽。
飘雪颜色是清新透亮的绿,上面飘浮着白色的花瓣,茶香花香淡淡的,却经久停留在唇齿之间。
二、花毛峰和飘雪的介绍!
花毛峰:
1.花毛峰中富含的茶多酚和维c,能降低胆固醇;鞣酸有抑制细菌生长、杀菌的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叶酸等芳香物质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从而达到减肥作用;此外还能健齿,茶叶中含有氟离子,可与牙齿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难溶于酸的沉淀物,从而提高牙齿的防酸抗龋齿能力。
2.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黄山毛峰,却很少有人知道花毛峰,花毛峰是四川的特产,因此在四川厂家和销售点相对更为正宗。
飘雪:
1.飘雪一般指的是碧潭飘雪花茶。它产于四川峨眉山。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
2.冲泡后茶汤黄亮清澈,朵朵白花漂浮其上如同天降瑞雪,颇具观赏性和美感,香气清悠品味高雅,有浓郁的茉莉花香气,泡饮时应选用盖碗泡饮,可看到就像碧潭上飘了一层雪。
什么茶是高尿酸的克星?
高尿酸,也就是“第四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高尿酸,是诱发痛风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高尿酸者约1.2亿,痛风者约1700万。
生活中,发现自己尿酸高,要么是出现了痛风,要么是在体检时查出。
很多人,在体检出尿酸高时,由于没有“不适”症状,经常会忽视。
然而,无论有无症状,其对人体各器官的损害,都十分巨大。
无症状的高尿酸,更危险,就像是“沉默的杀手”,危害着生命健康。
什么茶是高尿酸的克星?对于尿酸高的人,平时经常喝点代茶饮,可很好的帮助降尿酸。
代茶饮,也就是用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泡水喝,有一定的养生之效。
1、薏米煮水薏米的嘌呤含量较低,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
并且具有利尿、利水的功效,可以顺利将尿酸排出,达到预防和改善痛风的效果。
2、黄蓝菊根茶黄蓝菊,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被收录的《药典》之中。其根茎,药用价值极高,用其泡水代茶饮,可消肿利尿,有助于降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现代研究发现,它有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有利于增加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体外,进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此外,研究还发现,其有效成分,还可以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次黄嘌呤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
将其根部,制成黄蓝菊根茶,效果更好。能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并可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
3、华花苗苦苣茶华花苗,是一种随处可见,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用其泡水,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华花苗,有“尿床草”之称,利尿散结,效果尤佳,有助于增加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
苦苣根可调节机体内分泌,有降尿酸、防痛风、减少痛风发作之效。
研究证明,苦苣根能显著降低由高血糖引发的尿酸、血糖升高。
尿酸高者,不妨这样搭配泡水喝,有助于体内尿酸的排出,预防减少痛风的发作。
尿酸高的人,会出现3个表现,若一个没有,说明你尿酸正常
1、关节剧痛、肿大尿酸高到一定程度时,沉积的尿酸盐会附在关节、软骨等位置,导致关节剧痛、肿大等症状。
痛风发作,常在夜间发生,很多人都会半夜疼醒,严重还可能伴有头痛、脑热、疲倦、厌食等等症状。
2、腰部疼痛肾脏是排尿酸的主要器官,尿酸盐堆积过多,还会留在肾脏,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严重会出现肾结石、肾衰竭等疾病。
而“腰为肾之府”,腰部的两侧便是肾脏的位置。一旦腰部疼痛,异常难忍。
3、严重水肿肾脏受到损害,就会对肾功能造成影响,而肾主水,排泄水分主要靠肾脏。
当肾脏受伤时,就会导致水分排不出去,滞留在体内产生水肿。
水肿始时,先是双脚跟、眼睑、脸部、小腿等部位出现莫名的轻微水肿,继而发展到全身。
高尿酸者,多吃三菜,远离二水,做好四件事
多吃三菜1、空心菜空心菜是一种非常好的深绿色蔬菜,其中富含钾和钙,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机体预防肥胖,减少脂肪的吸收。
同时,空心菜还是一种碱性蔬菜,可以帮助分解体内的尿酸,排出血液中的垃圾。而且,有助于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缓解痛风疾病。
2、莴苣莴苣又称莴笋,味甘、性凉、苦,入肠、胃经;具有利五脏,清热利尿的功效。
莴苣中含有非常独特的“马栗树皮素”,这种特殊成分对痛风,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症都有显著的效果,它有明显的降糖,降尿酸以及调节血脂的作用,是高尿酸患者理想的食物。
3、芹菜很多人提到芹菜,只知道它的降压功效,却不知道芹菜还是降尿酸的“高手”。
芹菜中,膳食纤维最为丰富,这种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排便,帮助身体排出毒素,而且对于控制尿酸有利。
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芹菜,不仅有助于降低血脂、血糖,而且兼有防治肥胖、脂肪肝及高血压等病的综合作用。
注:芹菜叶中的膳食纤维很丰富,最好不要扔掉。
远离二水1、甜饮料,不要喝尿酸高,甜饮料,一定要注意,不要喝。
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罐含糖软饮料,会让女性痛风风险增加70%,喝2罐以上,痛风风险会增加2.4倍以上。
甜饮料,含有大量的果糖,在体内的分解会直接产生尿酸。
果糖又会减少肾尿酸排泄,在双重影响下,尿酸会越来越高,严重危害健康。
因此,尿酸高的人,含糖的甜饮料,不要喝。
2、各酒饮,皆不喝痛风的人,都知道,不能喝啤酒。
其实,尿酸高,痛风的人,不单单是不能喝啤酒,任何酒饮,就不能喝。
因为,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剂,会升高体内尿酸,亦会阻碍尿酸的排泄。
对于男性而言,经常喝酒,比不喝酒的人,要高出两倍患痛风的风险。
因此,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饮品,尿酸高者,就不能喝,各类酒饮,都要远离。
高尿酸者,做好四件事,减少痛风:
1、控体重肥胖、超重,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人,若痛风者伴有肥胖,还可影响药物效果,降低药物敏感性。
所以,尿酸高者,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切莫超胖。
2、多监测一旦查出尿酸高,即使没有不良的症状,也一定要注意监控尿酸值。
当尿酸值超过520 μmol / L,不论有无症状,都要进行降尿酸的治疗。
3、运动要适当尿酸高,要进行一定的运动。
但要注意,此时,运动要适当,易选择有氧运动,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一旦做高强度剧烈运动,也会导致体内尿酸增多,反而不利于降尿酸。
并且,在痛风发作期间,不宜运动。
4、管理好睡眠尿酸高,一定要注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熬夜,睡眠不足,便会使体内机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促使体内尿酸升高。
少熬夜,规侓作息,才能让身体休息好,保证机体正常运转。
你们对祁门红茶了解多少?
这个我还算比较有发言权吧,专注黄山茶,对祁红的研究也很多年了,现在就把祁红的一些认知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前言祁门红茶,以我个人简单的总结来说是一个:“历史名声很大,国内故事很多,消费者认知很少“的一款茶。
其实从我自己做茶以来,我也受到过很多故事和说法的影响,我无意在此去为市场各种版本的说法去背书或者证伪,毕竟真正的历史谁都无法还原,哪怕经历过祁门红茶辉煌历史的人们,看到的东西也都未必全面和真实,更何况我们只能从他人口述和文献资料得来的判断,在此写这篇文章也仅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从历史/品种/产区/现状/各种故事个人的看法/实际品饮体验等章节去谈谈祁门红茶。文章一定有很多遗漏以及认知不足的疏漏甚至错误,也希望各位斧正。其实这几年写了很多黄山茶的文章,也会当我有新的认知和感悟的时候会去更新,因为我说的偏见和认知不足是一直都会存在的,感谢能够耐心看完全篇文章的朋友,不足之处,请见谅。第一部分:历史部分发展简史1、祁门红茶历史时间轴这里是我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编写,这个编写逻辑时间轴可能不太严谨,但也能大致反应出祁门红茶的一个时间节点的兴衰历史。祁门红茶的诞生历史
其实如果各位之前查过一些百度的资料,大部分都会知道大致时间在1875年,祁门红茶离不开的人物是胡元龙和余干臣。其实从史料记载来说,关于祁门红茶诞生大部分有三个观点。第一个人,肯定要讲的是胡元龙,胡元龙是祁门南乡人,在贵溪栽种茶树,开设日顺茶厂,并且亲自深入各个乡,教导种植,坚持四十余年。第二个人,余干臣,黟县人,早年福建做官被罢,于是回乡仿制闽红。在建德开设茶庄,历口开设子庄,收购销售红茶,第二年在闪里开设茶庄。第三个观点,也有部分人是说因为粤商的影响,于是祁门红茶在祁门和江西等地区开始生产制作。其实我更认可的观点是《安徽史学》1960年第3期,在《安徽茶叶史略》中提到的,祁红诞生并非是单一个人行为,是整个地区受影响共同推动的,只不过胡元龙、余干臣等人名气最大罢了。(其实这个也是最符合我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永远不可能被完整的还原)祁红的发展和面临的竞争
祁门红茶在国际市场大名声树立有点类似于猴魁,首先是在1910年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介会崭露头角,而后又在1915年获得了巴拿马金质奖章,让祁红的国际名声进入一个高峰。祁门红茶自创立后,早期经过汉口,后期通过上海销往世界各地,大约在1918年之前,整体销量还算不错,但之后受到战事影响,以及英国倾向于扶植所属殖民地红茶(印度,锡兰等),还有就是受到国内繁杂的税务影响,也导致了祁门红茶销售不畅,特别到了20世纪30年代,二战影响国内国外,基本上进入了一个断崖式下跌。甚至到了1948年的时候,八万亩荒原几乎全部荒芜,连还在生产中的4.5万亩茶园中,也处于无人管理的半荒废状态。年产量只有1939年的6%左右。在1948年后,由于国家施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得到快速的恢复,在1958年达到6万旦,超过历史最高产量的20%。同时由于苏联技术援助,国家统一收购出口,让祁红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虽然在1957年(苏联)、1986年(英国)、1991年(苏联)分别作为国礼赠送给这些国家。销量也在抗战后得到快速提升,但是这一背景是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的,随着印度、斯里兰卡等在国际市场走俏,90年代开始祁红进入了新的低谷,甚至在90年代还提出了红改绿这样的口号,导致了祁红的产量逐渐萎缩,到2003年的时候,祁门红茶基本上全县产量只有800多吨,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四分之左右。近年来,从05、06年开始新工艺的祁红从陆续出现到大规模推广,并且很多民间小企业、农户也开始掌握了新工艺祁红的基本制作方法,也让祁红在陆续复苏、恢复。特别去年外交部长王毅先生,在外交部安徽推荐会上亲赞祁门红茶,也兴起了新的祁门红茶热度。但是国际市场上出口由于中国市场份额极低,祁红产区主要向内销的情况影响,也导致了如今祁红的出口量远远不及百年前的辉煌。2、祁门红茶名称的由来其实祁门红茶一开始并不叫作“祁红“、“祁门红茶”,而很多文献资料都说祁门红茶一开始被叫成“祁山乌龙”,哪怕是到了1915年祁门红茶在巴拿马获得金质奖章的时候,也没有统一名称。大约到1920年的时候“祁红”,“祁门红茶”的叫法才正式传开。3、祁门红茶的传入和周边关系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去帮助了解祁门红茶的传入历史。因为我们当地人甚至部分客户还有人认为祁门红茶是世界上红茶的鼻祖,这个认知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我了解到身边还有不少人有这个观点。其实红茶发源是桐木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不用怀疑的,并且更多资料和文献的观点也认为,红茶真正的传入可能还是福建-江西-祁门这一路径比较重合(这个观点我觉得更应该基于实际生产的一个角度,很多采工和制茶师傅当年是从江西过来的,而且我前面也说过我更支持祁红的产生非一家一户的功劳,从地域远近相互影响的传入更为合理)祁门红茶的诞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通过对历史研究发现,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九江海关通商,作为都阳湖流域的祁门也逐渐受到洋商及国内资本的影响 , 开始生产红茶。吴觉农在其编著的《茶经述评》中考证红茶的传播途径时 : “ 至于福建红茶的向外传播, 则可能是由崇安开始的,其传播的主要路线,可能是先由崇安传到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传到江西的修水(过去义宁州的治所) , 后又传到景德镇(过去的浮梁县) , 后来又由景德镇传到安徽的东至(指现在东至县境内的原至德县境) ,最后才传到祁门。(摘自祁门红茶原产地域范围考析-耿其明)而且也有其他文献和资料显示,浮梁、至德红茶生产时间大约在1863年左右,基本上都比祁门红茶早10年左右。而且这一点,跟我个人跟很多老师傅交流观点也是重合的,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也说过,以前祁门本地人不会做茶叶,很多做茶师傅都是江西过来的。虽然这个说法不一定严谨和完整,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祁门红茶的传入是受到周边影响的。最后,祁门县当年也提出过祁门红茶注册商标,是祁门产地特有,但是最高院还是驳回了上述请求,还是考虑到尊重历史,祁门红茶自古就是多地共同生产,所以池州(润思就是老国营茶厂,产地在池州)就因为商标事情跟祁门进行了长久的争议和诉讼,最后最高院以不符合历史等原由驳回了申请。所以长达14年的商标之争也落下帷幕,所以祁门红茶不完全等同祁门生产的红茶,符合生产历史的地区,也是可以使用的。4、祁门红茶的出口历史关于祁门红茶的出口具体数据大部分能找到的都是1908年以后的,在1875年-1908年这段时间出口的具体数据我能找到的有限,所以出口这块我暂时还没有能力完整的总结和归纳,只能通过部分观点让大家了解一下出口的历史。祁门红茶从无人赏识到红遍全球
祁门红茶在其诞生之初,并未引起世人关注。由于在 上海销售一般,1882年后,祁红转往汉口口岸。据对《中国旧海关史料》分析,祁红刚进入汉口时,其价格并不如当时 的宁州茶(宁红)。《中国旧海关史料》第16册汉口海关部 分,1890年贸易报告载,1890年的汉口茶市,“茶季中最好 的茶是祁门茶,质量比宁州茶好很多,但由于俄国人不要这 种茶,所以卖的很便宜,比1889年每担便宜8到10两”。在此后经常出现有关祁门茶质量优异的报道,祁红的价格才 逐渐的超过了宁州茶。说明祁门红茶出众的品质被世人 所认可接受,是经过了祁门茶商几十年的努力经营,才逐渐被认可。其后,直到1910年,祁红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荣获金奖,再到1915年,祁红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一甲项大奖章后,祁红才站在了世界最优质红茶的巅峰被举世公认。出口中最重要的国家
在出口的黄金时期,英国的进口量比其他所有国家进口量总和还高。5、祁门红茶的生产和工艺祁门红茶历史上的祁门红茶的生产,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农户直接生产完成成品的,一般在以前,主要是由茶农生产做成毛茶,然后再由茶号进行精制,后来也少量出现过合作社开始农户和茶号共同精制。其实祁门红茶的生产主要是由毛茶和精制两个阶段毛茶阶段
农户红茶初制工艺跟今天普通红茶做法是差不多的,主要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这几个步骤。第一, 萎凋,当时萎凋会做一些日光萎凋,但是现在因为场地、效率、可能存在的工艺缺陷(祁门一些老师傅说日光萎凋的红茶有明显的日晒气,会容易喝出来)。第二, 揉捻,其实很早之前祁门红茶也用的是脚揉捻,而大约在1933年祁门因日本记者拍了足揉茶的照片,就开始兴起改良揉捻机代替人工。但因为农机费用的问题,推广不太理想。但到了2020年,依然有人坚持认为揉捻环节手工好,还有茶友相信存在商品纯手工揉捻的“故事”。茶之毒,何解?第三, 发酵,其实以前的发酵条件不如今天,没有专门的发酵机和发酵室,都是置于木桶、簸箕、或者特制发酵床上面,盖上湿布,置于阳光下以提高温度发酵。第四, 干燥,在制作毛茶阶段,因为成本问题,大部分农户不会选择炭火烘干,基本上都是靠着日光“晒干”,一般只有到了阴雨天气才会烘干销售。特别注意一点,这里的烘干,其实农户制作成毛茶也只有“半干”。而且有极少数的农户的干燥也懂得分两次干燥,打毛火和打老火。其实在这里我想穿插说一点,很多人所谓的传统好,传统工艺品质高,很多时候都是部分人不负责任的说法。在我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过黄山地区的制茶工艺,整体上看现代工艺还是进步的。如果真认为传统好,从上述工艺描述上是可以看出来部分工艺缺陷的,其他的不说,光用脚揉捻这个步骤,有几个现代人能接受?而且从工艺中看晒干的毛茶,发酵不能完全的受人为控制,在晒干和运送至茶号的过程依然有持续发酵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一点看祁红传统的工艺并非一定比今日的工艺更好。但历史不可复原,有可能传统师傅能够认为控制好各个环节的程度,人的因素和能力比今天更重要,但抛开这些来看,今天制茶工艺流程的卫生,洁净,合理程度远高于传统。精制阶段
祁门红茶的精制阶段可以看成是传统红茶最为繁复的部分,这一步骤农户是无法完成的,都是由各个茶号的总庄完成精制,分号负责收购农户茶叶。精制大概的步骤分为:烘干-筛分(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打袋(筛分)-拣剔-补火-匀堆。第一, 烘干,从农户手上收购来的茶叶,大部分只有上述初制毛茶,只有半干,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毛茶烘干,一般分两次,第一次打毛火烘干至8成左右,第二次烘干称为打老火。第二, 筛分,据《祁门之茶业》中的记载,共有14种,依网眼由大到小,编为1-10号,5-8号,各有比正号网眼略小的半号筛,故共计14种,网眼孔径自1.2-11mm不等,与洋庄绿茶精制所用筛应为同一种。祁门红茶号内的筛工多来自河口和婆源两地,他们各自习惯使用本地茶筛。筛茶时,除普通手筛外,还有吊筛法,茶号中,“大屋数间,地下铺木板壁,下置长木架,架上摊十余竹盘,盘中各置一竹筛”,筛沿的一端用绳系于高处,另一端即用手推挽筛分。吊筛一般为5, 6, 7号筛,并特制为大筛,可同时筛分多量茶叶。红茶的筛分步骤与洋庄绿茶一样繁琐,大体可分为大茶间、下身间和尾子间三部。第三, 大茶间:进行初次筛分,依次过各号茶筛,3号以上茶,继续在大茶间用风车扇过,交捞头处抖筛,抖出茶叶中较大的颗粒,谓之“头”。第四, 下身间:3号以下茶,交下身间。所谓下身,实际上是依茶叶大小而言,茶叶经初次筛分后,1-3号茶谓之“上身”,4-6号茶谓之“中身”,7-9号茶谓之“下身”,再细小的实为茶末。下身间内再度用茶筛和风扇细分3号以下茶。第五, 尾子间:主要用于处理大茶间和下身间内筛分出来的轻片、破叶、黄片和抖出的茶头等较劣之茶。第六, 打袋:其实就是将大茶间的头茶,下身间较差的叶片盛于布袋或竹篷内,用力打碎,然后用风扇飘分。茶头因颗粒较大,一般单独处理,盛于布袋,向石上打碎,再用7号茶筛过滤,颗粒大者重复摔打过筛,直至完全细碎。尾子间的工作其实与洋庄绿茶中的“磐”一道工序相仿,将粗劣的茶叶通过研细,改善其品相。第七, 拣剔:茶筛、风扇等工具的筛分完成后,一般最后经过人工的拣别,剔除遗漏的茶梗和劣片。大茶间、中身间和尾子间由粗至细逐步将茶叶按大小细分,每一部实际均包括了筛、扇、拣三种细分方法,并在细分中,根据茶叶具体情况,三种方法循环名次。第八, 补火:主要是因为上述各环节都有可能沾染浊气,增加茶叶含水率,所以一般在上述过程之前会进行补火,与“打毛火”和“打老火”不同,经细分的茶叶不再直接置于焙笼中干燥,而是先盛于小口布袋中,每袋约5斤,再置于焙笼中烘烤,每隔3, 4分钟,将袋提起振荡一次,以烘至茶呈白色为止,茶业界中谓其为“晓日未出,天空发白之色”。第九, 匀堆:也叫官堆,即将补火的各号茶混合均匀。方法是将各号茶叶,分层倒入均摊场内,堆成高有数尺的立方体,谓之小堆,再用木耙沿着茶堆侧面,徐徐梳耙以使调拌均匀。然后用软箩称分量,以估计箱数。小堆之后,再重复一次则为正式均摊,名大堆,最后装箱。现状综述
一、品种祁门红茶品种其实比较多,名声最大的就是祁门种,其中绝大部分是槠叶种,槠叶种是群体种,此外还有原生品种由柳叶种、栗漆种,柳叶种,大柳叶种等等。从祁门种选育出来的安徽1号、3号等良种。也有杨树林,杨树林783,波豪等等很多品种,但这些品种其实笔者没有去亲自对比过细微的差别,网上也有这部分资料,这里就不引用和赘述了,等未来有机会一次性对比喝过不同品种之间的区别时候,我会再次完善此部分内容。最后,不得不提的是2010年后也开始有着“箬坑乡”培育出来的红旗一号早种,红旗一号芽头肥壮,发芽早,基本上3月中旬左右就可以采摘,大部分用来制作绿茶,也有部分用来制作红茶,但根据我个人实测对比,红旗一号作为早生品种,都有滋味欠薄的通病,所以制作出来的红茶滋味偏薄(特别是早期)。(我本人并非持有良种茶不如土种观点的人,事实证明很多良种不仅产量大,品质也相当优异)但是从茶事生产的角度来看,一个茶园有着不同的品种能够有效避开采摘高峰,增加茶农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早生品种是有利的。而且红旗一号种植时间较短,而且是无性繁殖品种,所以再增加了一定生长年限后,随着根系的增加,茶树成熟,不同地域适应性的概念,有可能品质会有一定的而改观。二、工艺现代祁门红茶的工艺我也想系统性的说一下和对比一下,我想基于今天的角度来看,把祁门红茶因为生产流程的不同,大致分为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祁门红茶。传统工艺就是上述提到过的传统祁门工夫红茶。而新工艺红茶是现在市场较为多尖的祁红毛峰、祁红香螺、祁红金针。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的区别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能也比较难非常准确的解释,但是根据个人经验,我还是想谈谈二者的区别。传统工夫红茶:这里面其实主要因为有着外形差异,实际生产中会拼配夏茶,甚至是一定的陈茶,所以整体工夫红茶会感觉滋味更加浓厚,除了一些高等级的特茗、国礼级别的能和出来嫩香、花香,大部分传统的祁红工夫红茶呈现不同的甜香、蜜香等,香气感觉更熟(这个区别只能是自己体验过才有感受)新工艺祁门红茶(祁红毛峰、祁红香螺、祁红金针):其实香气和滋味也是有因为品种、工艺的不同而不同的,但是一位内新工艺红茶更追求完整的芽叶,并且其等级,价格主要受到采摘嫩度的影响,所以新工艺红茶口感上往往会相对传统工夫红茶更具有一定的“鲜爽”感,这一点在高等级红茶中更甚。传统工夫红茶
传统工夫红茶在前者描述中已经说过,在此不做赘述,只不过现代化工厂生产很多设备替代了原有的手工,也出现了一定的流程精简。但真正有能力和设备生产传统工夫红茶的厂家不多,到今天祁门也只有少数厂家会生产工夫红茶,大部分工厂,作坊生产的还是新工艺的祁门红茶。新工艺祁门红茶
祁红毛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祁红毛峰和黄山毛峰是不是一个品种,其实这里的祁门毛峰选用的品种和黄山毛峰没有关系,其实各位可以简单的理解祁红毛峰就是祁红工夫生产之前的毛茶,并没有特定的做型工艺,所以很多时候祁红毛峰因为一次发酵成型,在香气、滋味上个更容易控制,也相对简单。所以祁红毛峰目前市场上很多会发酵偏轻,往往大家能喝到的祁红毛峰是香气清香,花香,甚至有部分还会带有青味(我发现市场很多客户分不清青味和花香,并且相当一部分人喜欢青味)祁红香螺祁红香螺是大概在1996年由黄山茶科所研制出来的,其发酵完成后,借鉴了黄山松萝的外形制作工艺,最早是手工制作,因为在发酵完成后有着搓揉的工艺,并且存在二次发酵的过程,所以祁红香螺相对来说滋味更足一些。祁红金针祁红金针其实工艺上跟香螺区别不大,主要是在做型时候手法不同,如果用机器制作,香螺用的是滚筒机,而金针用的是理条机(会在凹槽中加一根金属棒)。当然如果深究下去金针采摘匀整度和揉捻的参数也是有区别的,但这个区别跟工艺区别不是很大,所以不去详细讨论二者区别,而且在实际品饮中,两者也经常能碰到风格类似的。再强调一点,这里的区别仅仅是一个整体感受,实际上各个厂家因为批次,工艺掌握程度不同,都有可能出现各种风味,比如工艺上影响较大的高火香,甜香,焦糖香等等,而品种上可能都会出现因为祁门红茶香叶醇含量高,出现的类似蔷薇科玫瑰花香的品种香,所以极可能存在差异,也可能找到共性。这一点,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够分辨,读者切莫生搬硬套。三、感官体验在分析过因为工艺不同可能会有的感官区别外,在此想谈谈基于整体情况祁门红茶的感官体验。外形
祁门红茶四种不同红茶的外形参考上一章节,不再赘述香气
品种香,因为祁门红茶香叶醇、水杨酸甲酯等含量较高,基本上品种上会指向一种玫瑰花香(近似话梅的香气),所以在我看来,等级高,工艺良好的红茶都应该具备这样的品种香气。此外,在我个人品饮的体验中,也遇到过接近栀子花香的祁门红茶,这个在我们有时候野茶中会有,这块目前以我的知识还无法分辨是跟品种有关,还是小产区有关,暂且看成地域香吧。工艺香:其实工艺香在红茶中都可以实现,常见祁红的工艺香有:麦芽香,蜜香,焦糖香,甜香等。滋味
祁门红茶整体滋味其实也很多见,大部分简单总结为滋味醇厚甜醇其实大家如果看到我的描述可能会有点纳闷,为什么我们描述的祁门红茶香气,滋味等有很多种,其实茶叶的香气,滋味等等因为工艺和小产区等不同,实际品饮有很大区别,其实大家可以仔细看看现有的地标,对祁门红茶各等级的感官描述也不会特别具象。祁门香是什么?以及和正山小种、滇红的区别对比。
经常遇到过客户问我什么是祁门香?甚至是我们同行之间也会有人讨论过,答案并不相同。其实这几年我自己对祁门香的认知也随着认知和接触在不断的完善,那么就个人感受分享一下我所认为的祁门香是什么。其实我们当地茶人,都是拿着“祁门香”引以为傲的。简单来看,祁门香三个字让人觉得地域唯一性。一提到祁门红茶,很多相关的词总感觉曾经辉煌到极致,比如:英国皇室喜爱、巴拿马国际金奖。甚至在历史长河来看,曾经红极一时的祁门红茶,当年出口创外汇的重要商品,国内人是很难喝到的东西。今天再拿来出来看,这么多的荣誉让祁门红茶背上了太多的荣耀,而这些荣耀和故事,也甚至让祁门香成为了难以捉摸透彻的名词,甚至成为了部分负担。当2005年,祁门老茶厂被拍卖给浙江公司,以及原本老设备被拆解成废铁出售时,也意味着辉煌的终结......至此,祁门红茶开始的新的发展。那么真实的祁门香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后续会仔细解答。另外在说明之前,希望各位带着以下的原则来看待,不要受我片面的观点影响正确的观点,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讨论祁门香之前,我想说的几句原则性思考:1、大部分的观点,其实都是一种偏见
2、我是黄山地区的茶人,不仅对其他地域的茶可能存在偏见,甚至本身对祁红也许也有一种误解,但我尽量从客观角度去阐述。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和谅解。
3、谈及历史的部分,都是文献资料和走访老一辈茶师的传言,我也不是研究史学的专家。更何况我也认为在今天来看,历史真相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的还原。
4、任何一种存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茶叶,如果如今还有销售和制作,就一定有其合理性,都值得尊重。
好,那我正式来谈谈“祁门香”第一点,先来看看市场各种对祁门香的描述
百度百科:精制加工后的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媒体采访非遗传承人闵宣文的描述:“印象中最深的是1980年送外交部的1吨茶,香是兰花味,还带着祁门山区漫山遍野的青苹果的香味,喝到嘴里,又有种蜜糖味,做了这么多年的茶,才明白‘祁门香’的准确定义。这时候,我们比计划经济时代要宽松点了,每年能剩一点。1986年,英国女王到上海,上海市派人到我们这里找茶。”三联生活周刊:“祁门香”或许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无法像碧螺春的花果香一样被清晰且精准地描述出来。当然,越是模糊的概念,所能诠释的空间就越大,商业上的可操作性也就越高。如果非要定义“祁门香”,大概就只能说成是一种独特的地域香。地方标准:DB34/T 1086-2009茶农甲:”祁门香其实就是焦糖香“茶农乙:”祁门香其实就是兰花香“......第二:进一步帮助大家理解”祁门香“
茶叶生物化学角度我们在理解一个地方的茶叶的时候,既不能盲目迷信个人感觉体验,不看理论知识;也不能死记书本描述,完全忽视各种个体感受。那么如果理解祁门香,我们就来看看从茶叶生物化学角度来讲述的”祁门香“,有没有化学特异性特征。在此之前,先分享一个红茶主要香型分类的观点,根据竹尾忠一的研究,红茶的主要香型是有三大类。(具体可以参考《茶叶生物化学》)第一种: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型为主的代表,比如锡兰红茶。第二种:以芳樟醇和香叶醇同时存在,以及其氧化物香型为主的代表,比如大吉岭和云南红茶第三种:以香叶醇为主及其氧化物香型为主的代表,比如祁门红茶。而祁门红茶根据大量学术界文献中,统一结果均指出,中国祁门红茶中的香叶醇含量高。第三,祁门红茶和正山小种、滇红的感官区别
看了从茶叶生物化学角度的理解后,那么我们从理论上应该明白祁门红茶应该是玫瑰香为主的红茶,那么实际品饮体验呢?以下是感官评测横向对比角度”与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仅为笔者个人品饮体验和记录,如果从研究角度来看,笔者喝过的样本数量有限,不具备科学性,仅供参考)首先这里再次声明下,我个人品饮体验100%为主观感受,是多次品饮对比的个人体验,每次对比之间选取的样本产区、老嫩度、工艺质量、投茶量、冲泡方式并无固定,仅供参考。描述均为多次品饮后的描述汇总,并非单一茶体的体会。香气:祁门红茶:嫩香、蜜香、玫瑰花香、苹果香、清香。(香气整体稳重)正山小种(无烟):花香、甜香、部分金骏眉有蜜香。(除了部分地区高火茶,大部分花香比祁红更明显、高锐而细腻清幽)滇红:饱满而浓厚的花香、焦糖香、甜香、玫瑰香(整体比祁红和小种都更加的饱满浓郁)滋味:祁门红茶:鲜嫩清甜、甜醇正山小种:甜香更明显,但茶汤厚度不及祁红,收敛性不及祁红滇红:浓强特别明显,饱满度高甚至有粘稠感。第三:那么市场传言的似花似果似蜜能准确描述祁门香吗?祁门红茶是否真的有特异性呢?首先我想明确的表达的是如果用似花似果似蜜,形容祁门红茶一定不够准确。我可以明确的说,我个人在祁门红茶以及滇红中,都喝到过明确的玫瑰香。而红茶中的蜜香基本上主要是长萎凋+低温干燥是会比较容易出的。而且无论是哪种地方的红茶都会有蜜香的。那么果香,相对红茶出现的不会特别明显,但也会有各种茶也都会有。所谓的似花似果似蜜绝对不是祁门红茶的特异性指标。那么祁门红茶是否有特异性呢?
我觉得是肯定有,因为这个跟地域品种特点带来的香气、滋味、口感等综合作用,共同体才会有这种差异性,所以我相信这也是:”似花似果似蜜“这种讲不清的话术由来。具体来说,祁红的口感比小种厚、但是比滇红要淡雅一些。而香气相对明显不是想小种花香来的那么清晰细幽,所以我倒觉得整体一比较,像我们熟悉的人是很容易喝出来去别的。最后:我认为的一款好的祁门红茶实际品饮的特点
关于祁门红茶的玫瑰香,其实我以前一直不能理解,甚至我一直认为这个是存在书上的理论知识。因为我一直都不太能分辨明显的玫瑰香,直到有一次朋友拿出干玫瑰花给我闻,我当时就立马理解了。我个人理解的玫瑰香就是接近于干玫瑰花类似于话梅的香气,其实很多时候滇红里面也能喝到。而且这种香气明显溶于水。所以祁门红茶是有玫瑰香的!甚至我喝到过体验好的还带有乳香!那么我一次跟安徽茶叶研究所的丁所长长谈过一次,我们一致认为如今祁门红茶高端嫩采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清甜、嫩香、鲜醇、有一定收敛性和厚度。谢谢各位的耐心阅读,也许一两年后回头来看这篇文章就会发现有更成熟或者更准确的描述,但是当下我个人对祁门红茶”祁门香“的理解,都在于此,希望可以得到各位可以指正。十大名茶增强记忆的茶?
补脑增强记忆力可以选择饮用白茶、人参天麻茶、迷迭香茶、红茶、枸杞茶、蜂蜜茶等
其中白茶与红茶富含黄酮、氨基酸等物质,可以增强记忆力,起到健脑益智的好处,而迷迭香茶、蜂蜜茶、枸杞茶不但能补充身体能量,还能起到活跃思维,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蒙山毛峰是什么茶?
蒙山毛峰是绿茶,是一种很好的茶叶,这种茶营养价值高,保健功效出色,而且具有外形秀丽白毫显露,香高味爽和汤绿清澈等多种特点,人们用它泡水喝能被它鲜爽的滋味所吸引,也会有好的养生功效出现,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也能放慢人体衰老速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