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青铜器为什么禁止买卖

2023-05-18 102阅读 0评论

铜器,青铜器为什么禁止买卖?

一般来说是夏、商、周与春秋战国等古代青铜器不能上拍卖会拍卖。因为这些青铜器很珍贵,而且大多是出土文物。按规定出土文物是属国家所有的。如不属出土文物,是传世品,是应该不受限制的,但现在不易区分,便只能作不能上拍处理。虽不能上拍,但民间的交易是实际存在的。民间交易之所以不受干涉,也是因为存在着不易区分是到代真品还是现代仿品的问题。至于春秋战国直至明清的古钱币,以及一些小件铜制品,它们的材质也大多是青铜,也可归入“青铜器”的范畴,但对于这类物品,不但民间交易实际存在,而且也可上拍卖会拍卖。

至于出土文物属国家所有这条规定,在执行中也不是死板的。例如对于出土的古钱币,如果数量大或很珍贵的,国家就会实行这条规定;如果数量少而且价值低的,你拿去上交也没人受理。

铜器,青铜器为什么禁止买卖

为什么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之所以称宝鸡为青铜器之乡,是因为宝鸡的「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周原地底下有一座宝库,从汉代开始的两千多年来,出土了不计其数的青铜器,以西周青铜器的数量最多。

周原位于今天宝鸡岐山县、扶风县和眉县的一部分,今天来看,宝鸡自然环境并不好,但是在商代中晚期,古公亶父带领周人迁徙到这里的时候。自然环境相当的好,《诗经》描述的周原连苦菜都是甜的:

《诗·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善于农耕稼穑的周人,在周原可谓如鱼得水,很快壮大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最后周武王时期灭商,成为华夏共主,享国祚七百余年。

西周疆域:周原、丰镐(宗周)和成周周人取得天下以后,政治中心渐渐东移,但仍然很多诸侯显贵在居住在周原,在周原考古发现了很多周代王室、贵族的宫殿、宗庙遗址和贵族墓葬。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来自墓葬中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窖藏,而且整窖整窖的发现。

比如:1976年发现的扶风庄白一号窖藏一共出土了103件青铜器,大小中三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从青铜器的铭文显示,埋下这些青铜器的主人,是从商到西周的老牌贵族——微氏家族。

记录下当时的发掘现场电影资料:

周原考古队所发表的考古报告的截图:

我们比较熟悉的史墙盘就是出自这个窖藏:史墙盘记载的西周周王谱系完全和《史记》吻合:

引自:陕西周原考古队. (1978).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 文物(3), 1-18.

下面这张图显示周原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红色的点就是窖藏,黄色的点是墓葬,可见窖藏远远多于墓葬。

周原青铜器窖藏共有123个,窖藏最集中的地方扶风县礼村、齐家、庄白等几个自然村落,如下图:

那为什么,当时的周原贵族把这么多青铜器埋在地下呢?

西周末年,犬戎破镐京,很多贵族匆忙逃命,重则几百斤,轻则几十斤的青铜器,当然不便于携带,就挖坑地掩埋,然后慌忙向东逃命到成周地区。

这些贵族将宗庙重器埋到地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一去不复返,以为只是短暂的逃。哪知道一直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后,秦人才收复岐山、周原之地。

所以,宝鸡周原青铜器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数量多,而且多出自窖藏:

其他的几个特点,只能扼要的说一下,不然文章就太长了。

宝鸡周原青铜器特点之二:多为西周青铜重器,几十上百斤的大家伙很多:宝鸡周原青铜器的特点之三:铭文长且信息丰富宝鸡周原青铜器的特点之四:多为西周诸侯显贵之器宝鸡周原青铜器的特点之五:年代信息丰富,便于断代引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金铸国史》,文物出版社, 2002.页12-13

----------------------------------------------

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以说华夏文明就是周文明,周人是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四书五经、礼乐制度都是在周代形成的。宝鸡周原出土的青铜器大多数是西周显赫贵族的重器,不但造型美观,铭文多且长,含有丰富的年表和社会背景信息,堪称无价之宝,国之重器。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盂鼎、小盂鼎、毛公鼎、史墙盘,都有非常重要的铭文信息,都是在周原出土,郭沫若先生曾说:夫彝器贵在可以征史,有四百多字铭文的毛公鼎,可以抵得上一篇《尚书》。宝鸡周原出土的青铜器记载的信息,是非常珍贵的一手史料,可以於传世文献互证互勘,全面立体的了解西周文明。所以,将宝鸡称为「青铜器之乡」,实至名归。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出土这么多的青铜重器。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XX之乡」,什么「板栗之乡」、「田七之乡」「西瓜之乡」大部分是土特产,

青铜器是高贵典雅的国之重器,出土了如此多无价之宝的宗周故地,叫做「青铜器之乡」,是不是有点LOW?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主观看法。

青铜器熔点?

青铜熔点比纯铜低,纯铜的熔点为1083℃,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青铜器的类别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十二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其中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

铜器哪里最好?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出土了诸多青铜器,而陕西宝鸡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大克鼎、铜浮屠、墙盘、逨盘、折觥、胡簋、卫鼎等诸多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Home of Bronze Ware)。其出土的文物在故宫、台北故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物重地均有所藏。

2004年,江泽民同志为宝鸡题写“青铜器之乡”。

中国最大也是中国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铜器的鉴别?

可以从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和款识、铜质与器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 锈色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2、 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3、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清新活泼;秦汉重实用。至于款识,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4、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