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唐三彩是陶还是瓷

2023-05-15 113阅读 0评论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唐三彩是陶还是瓷?

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

①唐三彩用料是陶土;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唐三彩是陶还是瓷

瓷器用料是瓷土,又叫高岭土,名称源于江西景德镇附近高岭。

②陶土是沙貭,但又有粘性;

而纯净的瓷土,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呈微小的晶粒。故烧制呈白色。

③唐三彩烧制,温底低,通常是摄氏600度~800度。品相粗糙。

而瓷器烧制需要高温,通常在摄氏1200度以上。

品相美观,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美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是国宝,明《鸡缸杯》拍卖二个亿多,清代粉彩,五彩达到顶点盛时期。……

④唐三彩的出现,是陶器制作达到了顶峰。河南洛阳唐三彩在中园最早,陕西在其后。

而历史上同时期,瓷器尚多处于单色秞。

下面照片是唐三彩仿品。该真品是洛阳博物館的重点文物。该馆附设有唐三彩研究所。

陶和瓷和紫砂的区别?

区别在于:

1、陶瓷一般都要上釉,紫砂不上釉。

2、陶瓷的产品可以做到很薄,紫砂产品很薄的产品做不了,紫砂泥是高岭—石英—云母类粘土,含铁量高,同时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丰富的矿物元素。

3、紫砂茶壶不仅透气性好,泡茶隔夜不变质,而且越用越亮。陶瓷产品由于上了釉,所以就没有了透气性,也就没有越用越亮的说法。

紫砂壶的特点

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 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 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于洗涤 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 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第五、紫砂陶质耐烧 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

陶和瓷哪个更好?

肯定瓷好

原料不同

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容器,但是陶器有个缺点一一吸水。古人发现这个缺点后,就不断摸索,逐渐发现了瓷土和釉,发明了瓷器。

瓷器选用瓷土烧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铝和硅的氧化物,一般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可塑性好、黏结力强,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镇高岭地区的“高岭土”。

陶瓷和玻璃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1.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甚至能够达到800℃以下,高温时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2.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3.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4.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5.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简单的来说,就是烧造的温度影响到的它使用性。比如瓷器烧制温度高,一般在1130度左右,胎质主体为瓷,是由瓷釉和胎结合烧制而成。而陶器一般无釉或低温釉,成型温度较低,一般经850度到900度之间烧制即可成型。

具体讲,陶器与瓷器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胎质:瓷器用的是的瓷土、高岭土,其高岭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而成,其中钠钾铁还有钙等元素流失,经水后应其变化而形成。这种现象被称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陶器的陶土则是含有云母、石英等矿物质的黏土。

温度:瓷器的烧造温度较高,一般在113度左右,也就是达到石英石的熔点;陶器一般经850度到900度之间烧制即可成型。

3.器釉:在讲二者差别之前先插入一点小常识,什么是釉?釉就是由铝硅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物质。原料就是主要为钾长石,不同的场和不同的配方,导致釉的形成千变万化,这是中国瓷器受到世界喜爱与收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4、工艺:瓷器烧造成型工艺复杂,瓷胎烧制成型温度较高,因其胎土内为高岭土等矿物质杂质很少,成型后器皿更加精美耐用、无漏水现象;而陶器的烧造成型工艺相对于瓷器来说较为简单,陶土中矿物质含量较少多为杂质,烧质温度偏低,器皿成型后易沾染污垢,吸水性较强等现象。

5.年代:我国最早使用陶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两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是在2012年发现的江西仙人洞文化遗址的陶罐碎片,精测鉴定距今为止其年代应在20000至19000年。而瓷器瓷器脱胎于陶器,产生于汉代,到唐宋渐趋成熟,之后名瓷名窑已遍及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陶器在我国的形成和使用年代是非常久远的,还有半坡、良渚、红山、龙山、马家窑等等一系列精美的陶器时代。瓷器要比陶器的产生的历史晚得多,也可以说瓷器是在偶然的情况下烧制成功的。这就是商周时期原始青瓷,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原始青瓷,应是郑州的商代中期青瓷席纹广口尊。

随着时间岁月的发展我国的瓷器烧造工艺越来越成熟,品种越来越繁多,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