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论坛,方舟子到底是中国的英雄还是罪人
普洱论坛,方舟子到底是中国的英雄还是罪人?
方舟子到底是中国的英雄还是罪人,这个题目有点儿夸大了,两者都谈不上。今天我想就方舟子关于中医的看法和各位聊一聊,方先生旗帜鲜明的指出:“中医不是科学”,这惹来网上一片潮喷,那么什么是科学,中医究竟是不是科学?引用达尔文的话: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中医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规律)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源于人的思想并非医学实践,就此判断中医绝非科学。虽然中医不是科学,但绝对不能否认中医的有效性,中医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民族的瑰宝。过去由于我们缺少科学技术,对中医背后的规律研究不够,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其规律性让中医发出璀璨的光芒,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就是一位让中医通过科学发光的践行者!总之,方舟子喷中医不科学无错,中医虽不科学但很了不起,很伟大,我们应当给中医插上科学的翅膀,让她和祖国一起腾飞!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书法?
敢要大价,才是真人。不管卖不动,先吓一跳,以为什么惊世之作。醒世之道,欲出大名,先把牛皮吹大,拿出煽破天,吹破地的本事,或吓住世人,或搏世人一笑。吾爱吹者,让我心悦,不爱不吹者,没有笑料。
为什么街边的茶叶店几乎没什么生意?
这只是假象,茶叶店一年赚30-50万不是问题,因为茶叶行业比较特殊,背后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经营门道,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罢了。
我姑父是“老茶罐子”,平时在家都是以茶带水。茶叶是一种非常快的消耗品,一年下来就得喝个七八斤,如果一斤茶叶200元,一年下来就得几千块钱。
后来姑父经常光顾的那家茶叶店老板对他说:咱俩都认识十来年了,你这么爱喝茶,干脆你跟我一起卖茶叶得了,这样既能自己喝,还能赚点钱。
姑父听完特别心动,本来他就特别喜欢喝茶,除了喝茶,像茶具这些东西平时在家也没少买,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能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为一份工作,岂不是正好?
于是姑父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茶叶店,让自己的后半生更加充实起来。
但是姑父想开茶叶店的想法却遭到姑妈和亲戚们的反对。大伙儿认为姑父不应该听信“贼人”(茶叶店老板)的话,因为姑父根本一点都不了解茶叶这一行业,平时只会简单的喝喝茶,根本不懂茶。
再加上身边亲朋好友没有做茶的,这茶叶店的货源从哪里进?而且现在都流行网购,网上买的茶叶几块钱能买一大包,没人再去光顾实体店了。
爱喝茶不代表懂茶,也不代表会做茶叶生意,与其投那么多钱冒着亏本的风险开茶叶店,还不如老老实实干点别的生意,比如开个水果店,毕竟茶叶和水果相比,还是水果受众更广。
姑父的想法遭到大家反对后,他也深思了一番,知道自己确实对茶叶行业一窍不通,现在自己光有钱但是却没有开店的经验,盲目投资肯定会失败,决定先在茶叶店老板那里打工,跟着老板学习一下如何经营茶叶店。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茶叶店的进货渠道,茶叶的品种很多,不同品质的茶叶烹制出来的味道也是不同的,如果盲目大量进货,一点卖不出去就会变成积货,有些茶叶比较特殊,需要赶着新鲜时来卖,一旦变成陈茶,那就无法出售了。
于是,姑父在茶叶老板店里打了将近1年的工,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茶叶店老板也悉心的教授姑父关于茶叶方面的知识和茶叶行业的“生意经”。姑父从最初的只会喝喝茶,品品味的普通“茶友”,慢慢也变成了一个茶行“老手”。
有了经验就可以开店了,之后姑父又在茶叶老板的指点下,找店面找货源,甚至专门跑到外地茶农、茶园那里进货。终于,耗期3个多月后,姑父的茶叶店终于开张了。
开业前期,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去捧场,姑父也按照我们个人不同的喜好给我们推荐了不少好茶叶,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一罐茶叶几天就能喝完,但是对于不爱喝茶的人来说,茶叶最大作用就是用来煮茶叶蛋。
所以,我们在姑父茶叶店买一包茶叶,可能半年都喝不完。没有了亲朋好友捧场,姑父的茶叶店立刻冷清许多,再加上他的店铺也没有开在市里的商业区,每天的客流量跟商业区那几家连锁茶叶店相比,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开业3个月,茶叶店生意特别不好,几乎都看不到什么人光顾,而姑父也不着急,在店里一坐就是一天,自己在店里煮茶品茶,日子过得实属惬意。但是姑妈却愁坏了,看着无人光顾的茶叶店,天天在家族群里唉声叹气,抱怨姑父“不好好在茶叶店打工,非得学着当老板!”,家里那些养老钱都要被姑父败光了。
本以为姑父的茶叶店在这种情况下不久就要倒闭,没想到姑父的店非但没关门,当初投资开店的30多万资金,2年时间就回本了,而且还年底清帐时,还狠狠赚了一笔。
这些开在街边的茶叶店,一天也进不去两个人买东西,但茶叶店的老板们却各个淡定自若的守着铺子,一年下来“轻松”入账30-50万,活的特别滋润,他们是靠什么来盈利的?
就比如平时我去菜市场买茶叶,普通的茉莉花茶也就40-50元一斤,一斤茶叶买回家能喝好久。谁能保证每个人都行姑父这样“嗜茶如命”,顿顿以茶带水呢?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说茶叶店就像文玩店一样,“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个说法是真的吗?今天我们针对这个话题来深入探讨一下,看看一家普通茶叶店到底是如何赚钱的。
先来了解一下:开一家茶叶店需要多少成本?茶叶行业比较特殊,跟普通的餐饮行业不用。像普通的餐馆饭店特别在乎客流量,没人光顾那就没有钱赚,一天准备的菜肉就相当于“浪费”了。
但是茶叶店却不同,就算是无人问津的门店也很少看到倒闭,搬家的。很多门面不大的茶叶店一年下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赚,这并非夸大。
而且不难发现,对于那种特别爱茶的人来说,买茶叶不看店面装修好坏,只要茶叶的品质,哪怕是街边摆摊售卖的,也绝不吝啬。
那么,如果想要开一家非品牌连锁的茶叶店,需要投入多少钱呢?如果以一个三线、四线城市为例,我们可以大致参考一下。
1、开一家茶叶店的基本花销。
店租、装修、人工成本、水电费及初期进货。
2、如果是三、四线城市,大部分都是普通群众,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店门装修这块儿不需要太过于奢侈豪华,所以在装修预算方面不用太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茶叶店以卖茶为主,因此装修风格要突出茶文化。
其次,像茶桌、茶叶展示柜、博古架、墙壁以及一些装饰、货架柜台、广告、招牌等基本店内所需的东西也不可缺少,加起来的费用大致需要2000-10000元左右。
3、其次,就是房租、水电费这些。不同城市的经济消费水平是不同的,城市的物价也是不同的,所以房租和水电费也是不同的,大致租金10000元/月。
4、人工成本这块,如果是个人的茶叶店,前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手,要是自己个人单干,建议先不要花钱请员工,还是自己亲力亲为,等店铺稳定了,如需人手再聘请。
5、茶叶店前期投资最多的就是:铺货。
如果是加盟的茶叶店,那么铺货这块就不需要太费心,一般加盟商都会自动给上货。但是如果在当地没有太大的人脉关系,那么还是不建议加盟品牌茶叶店,因为品牌好的茶叶进货价都要比茶农高出很多,普通的消费者可能购买力有限。
当然如果是跟当地政府部门或者一些搞工程建设的有联系,那么茶叶店里就需要准备这些高端品牌的茶叶。
加上现在茶叶市场“鱼龙混杂”,各种茶商、茶厂很多,不同渠道拿货价肯定有高有低。最常见的渠道有三种:分别是茶叶批发市场、网上一些B2B交易平台、到茶叶原产地找茶农进货。
例如,像某批发网站上,散装的福建铁观音(韵香型),批发价大致为380-388元/斤,2斤起批。
而茶叶进货也需要参考当地人的消费水平,最好是“低、中、高”三档茶叶都一样少量进一些,大致铺货的成本20万左右。
所以,个人的茶叶店,前期投入30-40万左右就行,门面大致60-80㎡就够用了。中型或者大型的茶叶店投入的费用大约在50万元以上。
茶叶店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它们赚钱的真相是什么呢?生活中我们不能发现,开在街边的茶叶店,每天没有多少顾客光顾,就算是居民买茶叶也不会大量购入,茶叶店的老板们大多数时间在店里特别悠闲,但是这些店非但没有倒闭,反而活的特别滋润,他们到底是如何盈利赚钱的呢?
就像我姑父的茶叶店,平时去买茶的都是小区里的居民,买的大多是几十元一斤的茶叶。生意明明看上去不好,眼看就要倒闭了,最后竟然扭亏为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真相一:茶叶的成本很低,大部分盈利都来自于外包装。上文中提到,某商品批发网站中,普通的散装500克茶叶,价位差不多是100-300元之间。而如果是去一些茶园里直接进货,茶树的鲜叶原料可能也就几块钱左右,如果算上人工制作成本,也就30、40元一斤。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茶叶成本低,为什么有的茶叶能买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一斤呢?
比如每年第一批新茶,有的一罐能卖5000-8000元,就算是散装的一斤也需要2000-3000元。但如果进货不考虑新茶问题,那么成本就很低了。像我们经常在茶叶店里购买的100元以下的茶叶,茶叶原料差不多3-10元一斤,制作加工成本20-50元,最后放在茶叶店里卖80-100元一斤。
茶叶就像月饼一样,真正赚钱的并非茶叶本身,茶叶店老板赚钱全靠茶叶的外包装和品牌。
一般自己家人喝茶不会讲究太多,散装简单的装进塑料袋里就像,但如果是送礼,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包装,特别是送领导或者托人办事,都会让茶叶店老板给推荐店里最好的茶叶,用最好的包装来装点。
所以,很多茶叶老板可能卖的茶叶也就几十元一斤,但是装进好看的礼品盒里后,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我曾经在机场某茶叶店给领导买茶叶,销售员介绍说是云南白茶,一个两罐装,总共500克,不要礼盒两罐400元,如果要礼盒包装两罐600元。
再加上懂茶的人本就不多,很多人进茶叶店买茶都是“不懂装懂”,只要包装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那么就是好茶,所以很多茶叶店老板会在包装上下功夫。
真相二:茶叶店除了出售茶叶,更加出售“人脉”。生活中喜欢喝茶的有哪些人?除了一些老年人外,更多的是一些退休老干部,公司老板,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的人,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单位领导喜欢在自己办公室里摆放一套精致茶具,闲暇之余就喜欢摆弄一下。
每一个公司老板都会藏有一两罐高档茶叶,专门用来招呼公司客户,所以这一部分群体可以说是茶叶店的大客户了。
所以,这些茶叶店就算没有客人也不会倒闭,如果有这么几个优质客户,那一年几十万的收入真的是轻而易举。
我姑父的茶叶店就有这么一位老顾客,经常跑来买茶叶礼品盒,一个礼品盒装的武夷红茶中档的800多,高档的1000-2000多,这位老顾客每次都要姑父给拿店里最贵的武夷红茶,一卖就是6盒,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老顾客是搞工程项目的,每次工程项目投标时就跑来买茶叶送人。
后来这个老顾客也帮姑父介绍了很多同行,姑父靠这位老顾客一年赚了不少钱,为了表示感谢,每次这顾客来姑父都是连买带送的。
真相三:不要以为茶叶店里只卖“男士茶”,如今“女士茶”市场需求更大。在很多人认知里,爱喝茶的大多是男性,但如今也有不少女性群体也特别爱喝茶。现在很多茶叶店都会针对女性群体推出“女士茶”。
比如藏红花茶、柠檬荷叶茶、姜茶等,这些都深受女士们的喜欢。女性都爱美,热衷于减肥,有的茶只要写上”刮油“、”消脂肪“,就算只是普通的茶叶,也会吸引大量的女性顾客。
要知道现在谁的钱最好赚,一个是孩子,一个就是女人,因此很多茶叶店为了能抓住女性消费者,专门在店里开辟出一个面向女性受众的柜台,售卖的都是女性比较感兴趣的茶叶。
所以,茶叶店即抓住了男性顾客,也抓住了女性顾客,怎么可能缺生意?
真相四:从茶叶到茶具的一条龙服务,好的茶具价格高达上千元。喜欢喝茶的人家中总会准备一套精美的茶具,高档的茶具搭配上高档的茶叶更能突显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
一般喝茶的工具有哪些:基本的茶盘茶托、茶具配件、茶杯、茶壶。
在某购物网站上,一套普通的茶具9件套(茶壶+公道杯+茶漏+6个茶贴)售价78元,看材质还是最普通的玻璃材质。
而有的高档茶具一套下来就得几万元,例如还是某购物网站上出售的,汝窑的茶具套装售价高达14600元。
之前我曾在某直播平台看到一位爱喝茶的博主展示了一个茶具配件,一个造型类似掏耳勺的木棍,专门用来勾茶壶盖的,竟然价值5000元。
喜欢喝茶的人就像爱钓鱼的人一样,在茶具方面特别舍得,在他们眼里,一杯好茶除了要用优质的茶叶沏泡,更要搭配上高档的茶具,用专业的煮茶器煮出来的茶更加醇香可口。除此之外,有的人还喜欢买茶宠,一个紫砂茶宠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些算下来真的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不要以为现在茶叶店只卖茶叶,很多茶叶店都是搭配着茶具一起卖的,顾客买完茶叶后,老板顺势直接进一步推销茶具,特别是对于新手茶友,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老板推荐什么就买什么。
真相五:茶叶店和茶馆、茶楼关系紧密,强强联合。一般南方城市里茶馆、茶楼要多一些,比如上海湖心亭茶楼,被誉为”海上第一茶楼“,是上海历史最悠久、最富盛名的茶楼。里面供应各式各样的名茶,人们除了能喝茶外,还能观看茶艺表演。
茶楼主要盈利点就是卖茶叶,一包小小的茶叶能沏出好几杯茶水,小小一杯茶水在茶楼里能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而且一般喜欢光顾茶楼的人都已做生意的为主,因为茶楼比较清静特别适合谈生意,所以这里积聚着很多经商的人,因此也就不在乎一杯茶水的价格是多少。
那么茶叶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茶叶店,而且茶楼一经采购,都是大量购入,对于茶叶店来说,双方彼此可以算是强强联合,共同致富了。
结语。几年前各行各业都流行团购,对于茶叶店来说团购也是一个赚钱门路,如果茶叶店老板人脉广,对接到了公司或者企业,固定销售,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换言之,如果茶叶店不赚钱,这些街边的茶叶店早就倒闭了,但是据我观察茶叶店非但没有关门的,反而越来越多。
之所以茶叶店越开越多,就证明卖茶叶的利润很大,这些店子看似没什么生意,只是表面现象,外行人对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老板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自然有赚钱的门道。
黑茶的特点是什么?
谢谢邀请。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般二十五岁以上的人都会喝茶,只是按自己的喜好,喝不同类型的茶,而年轻人喝白开水、奶茶咖啡饮料居多,可喜的是,茶文化已经很大程度上越来越普及了。
那么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包含安化黑茶、普洱、六堡、藏茶等。
此重点讲安化黑茶,安化黑茶闻名于茶马古道,历史悠久,属于发酵茶,温性,故而养胃,不会影响睡眠。
安化黑茶誉为能喝的古董,年份越久口感越好,具有降三高,去油脂等功效。安化黑茶的品类有三砖三尖一花卷,其中的花卷即千两茶被誉为世界茶王,是刘氏家族在1820年创始,这个制茶技艺只在刘氏家族内部传承,传儿不传女,一直到1953年才授艺国营茶厂,这项技艺现在已经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清朝之前,什么是安化黑茶是有严苛定义的,只有采用安化本土原叶+安化传统工艺的,才是道地的安化茶。现在因为需求量大,很多外地原料进入安化,也是有利有弊,有利于安化黑茶的推广,却弊于品质的参差不齐,还有公司利用安化黑茶的价值做非法经营活动,造成公众对安化黑茶存在误解。
需要强调的是,安化黑茶只是六大茶类的一种,不是什么传销,它只是茶叶,一种特殊工艺制成,富含益生菌的茶叶!
朱清时和方舟子谁更懂科学?
朱清时教授是中科院院士、原科大校长。
人物简介:
“朱清时,男,汉族,1946年2月7日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后曾获英国诺丁汉、日本创价大学等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方舟子博士是科普作家、留美生化博士、打假斗士。人物简介:
“方舟子(1967年9月28日—),本名方是民,科普作家、学者、诗人,反伪打假斗士,是留美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者,创办并主持中文最早的文学网络期刊《新语丝》。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发表过大量的文章,长期批判伪科学、伪环保、伪养生、气功、基督教、中医等,同时支持转基因等技术在国内推广,出版了19本以科普和反学术腐败为题材的作品。2012年获《自然》首届约翰·马多克斯奖。2013年获全球反欺诈大会克里夫·罗伯森哨兵奖。”
你问我,他俩谁更懂科学?一个是中科院院士,原科大校长;一个是科普作家,打假斗士,还用问吗?这不就是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
当然,题主的意思大家都懂。
题主的潜台词是这个吧?
“一个科学家研究禅和气以及打坐,试图用量子力学解释人体大脑以及思维意识,好像在宣扬迷信;一个打假斗士却反对中医,高举挺转的大旗,专门给名人找茬开炮质疑,好像在哗众取宠。”
从我内心来讲,他们二位都是好样的。可是你们,或者说世俗却不这样看,你们希望我声讨他们,咒骂他们,把他们喷得体无完肤,没脸见人。为了讨好大家,我就喷他们一回吧!
首先,朱清时教授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名人不好好搞科研,宣扬封建迷信,还把量子力学扯进来,开什么真气和禅修的讲座,而且门票还挺贵。严重鄙视!
方肘子更不是东西,逮谁咬谁,和罗永浩,崔永元,韩寒,矮大紧等等对着干。他不但无理由指责国家瑰宝中医,还大力宣扬推广转基因食品,安保基金也不敢公开账目。大家还满意吗?要不在狠点?
这些个话,这对我来说是违心的。至于为什么,我知道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会明白。
附录(可以不看)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
一、目的不同。科学的目的是求真,伪科学的目得是求利;
二、起点不同。科学活动立足于已有的历经反复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现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科学的基础是客观实实在在的、稳固的。伪科学的起点是纷繁复杂、五花八门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
三、路径不同。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严格遵循着假设、求证、再假设、再求证的路径深入进行,一般都要经过多次,甚至数十次,数百次的的反复才能取得成果。伪科学是最怕求证,最怕检验,当然不会走科学研究的路径,他们走的是一种设招、演招、吹招的路径;
四、心态不同。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一般比较枯燥、寂寞、艰辛。偏离喧嚣的功利场,又需要极端的认真、严肃、一丝不苟。这种工作特点决定了科学家们的心态必须是纯正的、甘于寂寞、肯于奉献、勇于进取、讲究实际又坚持真理。伪科学的心态则无比的丑陋、猥鄙。他们贪婪,存心玩弄骗术,却又要挂出冠冕堂皇的招牌。他们追功逐利,哗众取宠,却又要给人超凡脱俗、救苦救难的假象。他们拒绝科学的验证,却又不肯收起骗人的的花招,更不愿反戈一击,澄清真相。他们贼喊捉贼,倒打一耙,指责科学家对他们不宽容,当他们被科学驳得体无完肤、走投无路的时候,又用沉默继续与科学对抗,以图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五、结果不同,科学探索和其他科学活动的最终成果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产生经得起检验的科学成果。只要有同等条件,这成果必能重复的产生。只要在有效的范围里,相关的科学成果必能百分之百的使用。二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现代文明社会里,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科学的结晶、科学的恩惠呢?当今时代尽管科学已有很大发展,但还有许多的谜没有破解,这不是科学无能,也不是科学的局限,而正是说明了科学发展的还很不够。科学的空白只能由科学自己来开拓、来填充,他不会成为伪科学存在的理由。伪科学的结果必然十分可悲,亦可恨。可悲的是伪科学终将破产,因为他们是假的,无论如何伪装、隐蔽,也终究会被科学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终究会被破产。可恨的是伪科学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愚弄人民,搞乱人们的思想,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使个人身心受到损害,甚至酿出命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