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产地在哪,龙井是什么茶
龙井茶产地在哪,龙井是什么茶?
我就知道这样的问题一问,肯定会有人复制百度的内容来敷衍的,连龙井茶,西湖龙井茶,这些词汇都弄不清楚就来回答了,不少开口闭口谈西湖龙井茶来形容龙井的人,也许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见过正宗的西湖龙井,知道西湖龙井有多少产量多少茶地?尤其是配图的顶级西湖龙井头采一年全茶区有多少?
龙井茶属于绿茶,是一个大类,按照产地来价格区分为三类 西湖龙井,钱塘龙井,浙江龙井,这里的浙江龙井通俗上是一个泛指,就是以松阳市新昌等市场经营批发销售的龙井茶,也包括外地省份加工加工销售的,不过按照那些标准说明书就只能是首批推广的十八个市县了,但是实际上有几个茶商没有经营过外省如贵州四川广西这些龙井茶呢?顺便给拿西湖龙井说事的说几个数字,西湖龙井一共两万多亩,一年产量历史最多一年八百多吨,平常也就六七百吨,2018年确切数字是575吨,一区129吨,二区446吨,而龙井茶一年数量有多少呢,同样是2018年松阳市场总吞吐量超过六万多吨,大部分是龙井,新昌市场超过1.8万吨。所以说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不完全是一回事 ,复制百度的只是炒冷饭,百度也不能跟着市场信息。
龙井茶的得名也没有百度传说中的1200年那么久,现在龙井茶的始祖是北宋的辩才,在狮峰山麓种茶,然后慢慢传播给附近的村民,辩才和苏轼是好友同时代的人 ,苏轼(1037-1101)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一千年,其次杭州(古代是钱塘)有茶,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陆羽《茶经》的灵隐天竺产茶,而且他的茶道师友皎然就是在灵隐寺修行,龙井茶这个名声传开还是在明代文人的诗词文章中传播开来才有名。
龙井茶的工艺更没有百度说得那样悠久,因为完善的绿茶工艺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龙井茶扁条形工艺则更迟,清雍正七年(1729年)第一次上贡,翁隆盛茶号为此前后改进工艺花费三年,所以雍正七年才是龙井茶元年。那炒制这种扁条形茶叶之前,做的是什么茶叶?炒青毛峰,其实这种做法一直到八十年代都还存在,高档的芽茶做龙井,莲心旗枪雀舌,中期的茶叶做炒青,晚春最差的大叶子茶晒红茶,后来西湖龙井品牌上去了,价格提高了,就只剩下西湖龙井了。
篇幅有限,刚才是简单的聊了一下西湖龙井的传统变化,现在回答这个问题,龙井茶是绿茶,而且是中国高档绿茶的代表之一,龙井工艺以色香味形作为质量参考,最重要一点龙井茶绿茶都是推荐当年新茶,没有普洱那样的吹嘘炒作,也没有金融茶的概念,价格质量比较公开透明。其他龙井茶的方方面面可以关注我一起探讨,因为龙井茶涉及的产地价格分类特色历史等等内容太多了。
中国绿茶排名前十名白茶产地排名?
中国绿茶排名前十名: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竹叶青,日照绿茶,都匀毛尖。
白茶产地排名:白茶产地在我国福鼎、景谷、靖安、武汉新洲旧街、松溪等地,由于茶叶中多为芽尖,且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绒毛,所以称为白茶,属于发酵茶,其品种较多,常见的有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等品种。
黄金芽龙井产地?
黄金芽茶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浙江余姚三七市德氏家茶场场长张完林在附近茶叶地中偶然发现的。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在余姚相关部门和浙江大学的支持下,先后系统地完成了繁育特性,应用领域、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
由安徽省广德市农技部门等单位近十年时间选育而成,已经被引种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珍稀名茶种质资源圃内。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黄色变异优化的茶叶新品种。
雀舌与龙井哪个营养高?
龙井茶营养高。
本人从营养方面对比雀舌和龙井:
1、两者采摘时间不同,两者虽然都是清明节采摘,但是龙井茶只在早上采,而且最好太阳未出时采。雀禾就没这个要求一天都可以采。所以原材料龙井更好。
2、两者生长的土壤不一样,龙井茶叶是产自白沙土内含营养物质多,雀舌是黄壤沙砑土营养物质少。
3、制作工艺不同,龙井坚持手工炒,雀舌可手工也可机炒,龙井保留了更多营养物质。
碧螺春产地在哪里?
好多人以为碧螺春原产地是洞庭湖,实际上是苏州太湖的洞庭东山和西山。我们所说的碧螺春一般是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洞庭碧螺春而非外地的其他碧螺春,就像龙井一样,西湖龙井的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地方的龙井。不过现在洞庭碧螺春比较少,供不应求,每年就那么点产量,好多人都抢着要,像某宝上的基本都是外地碧螺春,茶叶店里很多洞庭碧螺春都是上千块一斤。你需要的话我有个朋友家是洞庭西山的茶农,你可以百度搜索一下“小徐家碧螺春”,可以看到他们的网站上有卖,茶农价还是蛮实惠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