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六禾,胡字有繁体字吗

2023-05-12 114阅读 0评论

东方六禾,胡字有繁体字吗?

胡字繁体字: 鬍

基础释义

东方六禾,胡字有繁体字吗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

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如:胡髯朗(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

如:胡孑(刃旁有歧出曲钩的戈戟)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燕山胡骑。——《乐府诗集·木兰诗》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将胡骏马。

胡人大入塞。

对西域诸国,汉、魏、晋、南北朝人皆称曰胡(包括印度、波斯、大秦等),唐人对印度则不称胡。

如:胡沙(匈奴居住的沙漠地带;又指钱);胡地(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胡夷(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

指胡人 。

如:胡奴(为奴的胡人;对胡人的贱称);胡市(与胡人交易);胡言(胡人的语言)

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二月,楚灭 胡。——《左传》

〈代〉

怎样;何

胡,何也。——《广雅·释诂三》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书·太甲下》

胡能有定?——《诗·邶风·日月》

又如:胡说(何说,怎么说);胡为(何故);胡为如此?

为什么;何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诗·鄘风·君子偕老》

云胡不夷?——《诗·郑风·风雨》

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胡不已乎。——《墨子·公输》

胡不见我于王。

胡不汉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胡可得而法。

又如:胡为(何为;为什么);胡然(为何。表示疑问或反诘);胡宁(何乃;为何)

什么;何 。

如:胡底(到什么地步);胡颜(有何面目)

〈形〉

或谑张飞胡,或笑 邓艾吃。—— 李商隐《骄儿诗》

远;大 。

如:胡考(犹寿考。年纪大);胡老(胡者,元老);胡福(长远之福;大福)

〈副〉

搞笑的谜语?

问题:搞笑的谜语?

小编没有搞笑的谜语,但是有搞笑的脑筋急转弯,听说多用脑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预防老年痴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猜一下这30个搞笑的脑筋急转弯吧!小编我可是猜对了很多个哦!请看题:

1、谁是万兽之王?

—动物园园长

2、什么样的人死后还会出现?

—电影中的人

3、什么帽不能戴?

— 螺帽

4、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这是“错”字。

5、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

—右耳朵

6、什么水永远用不完?

—泪水

7、什么东西有五个头,但人不觉得它怪呢?

—手,脚

8、麒麟到了北极会变成什么?

—冰麒麟(冰淇淋)

9、把一只鸡和一只鹅同时放在冰山上,为什么鸡死了鹅没死?

— 鹅是企鹅

10、什么英文字母让人们喜欢听而且听的人最多?

— CD

11、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12、什么东西愈生气,它便愈大?

— 脾气

13、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

— 塑料花

14、世界上什么人一下子变老?

— 新娘(今天是新娘,明天就是老婆)

15、什么地方的路最窄?

— 冤家路窄

16、死前放屁又叫什么?

— 绝响

17、什么时候有人敲门,你绝不会说请进?

— 在厕所里

18、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

—马路上的安全岛

19、当地球爆炸时,什么地方最安全?

— 地狱

20、一群惧内的大丈夫们正聚集在一起商量怎样重振男子汉的雄风,突然听说他们的老婆来了,大家四处逃窜,惟独一人没有跑,为什么?

— 吓晕过去了

21、台风天气要带多少钱才能出门?

— 四千万(没“事千万”不要出门)

22、什么字全世界通用?

— 阿拉伯数字

23、要考试了,不能看什么书?

—百科全书(百科全输)

24、两对父子去买帽子,为什么只买了三顶?

— 爷爷、爸爸和儿子

25、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

—锤当然不会破了

26、从1到9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

—1懒惰,2勤劳(一不做二不休。)

27、世界拳击冠军却很容易被什么击倒?

—瞌睡

28、有一位女士离婚数次打一四字成语?

— 前公(功)尽气(弃)

29、口吃的人做什么事最亏?

— 打长途电话

30、当哥伦布一只脚迈上新大陆后,紧接着做什么?

— 迈上另一只脚

最后,小编希望我的脑筋急转弯能给让您心情愉悦!

一年级作业难倒天文学家?

通过这道题,让我更加的佩服现在的知识多元化,我个人感觉出题人的意思是想让孩子们通过画这几天的月亮,让孩子有各个方面的发现和认知。

首先要说的是,挺佩服这个出题人的思维,可以把一些科学知识带到一年级作业中去。让孩子提前开阔视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里,了解科学并慢慢走进科学的大门。

其次我觉的是以一种新的模式的出现,让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一些新体验,让孩子从各个方面接受知识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比如国外的作业,用彩笔图几个颜色就是作业等。

最后,我觉的既然是给一年级的孩子出的题,难度系数应该没有那么高,只要画出大概轮廓即可,不要过于追求结果,在这道题中只要享受观察的乐趣和画月亮的各种体验就好。

让我们的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多样化。让孩子从各个学科中的知识学以致用,融汇贯通,活学活用。

现在的学校里面,科学已经成必考科目,有人说科学是初中物理的前科。通过孩子这几年上科学科,了解到科学课是用来解释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发生以及它的原理,是特别生动有意思的课程,比如如何挑选西瓜等生活小常识在低年级的科学课中就会学到,还有种子发芽需要的几种条件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高密十大景区?

高密市十大旅游景点

1、高密市文体公园

高密市文体公园总占地面积268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2.95亿元,是一处集文化、体育、科技、会展、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活动场所,分为体育区、文化区、创业服务区三大部分,共有体育场、体育馆、体校楼、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馆、科技馆、游泳馆等9个场馆组成。高密市文体公园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与旅游内涵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成为市民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外地游客了解高密丰厚历史底蕴与体验民艺民俗的好去处。为提高文体公园的整体品味,在公园中设计了叠水池、中心广场、主题雕塑、蝴蝶湖、“时空隧道”等设施。叠水池水池从南往北共分五层,水由高到低自然流淌,再用水泵从底部抽上去循环使用,很有动感和立体感,给文体公园增加了不少生机和灵气。中心广场广场占地约2万平米,可容纳近万名群众在这里休闲、健身、娱乐。公园内所有场馆中轴线与中心广场相汇接,形成完整、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主题雕塑“凤城之光”雕塑,是整个文体公园的标志和灵魂。雕塑上部以“凤凰”和“奥运圣火”为设计元素,既象升腾的奥运圣火,又象飞舞的凤凰,既体现了“凤城”高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寓意了当代高密人民以“凤凰涅槃

[3A景区]

2、高密东北乡旅游区

高密东北乡旅游区是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主要包括莫言旧居、红高粱影视基地、东北乡游客服务中心等区域,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乡村文学影视旅游目的地。景区自建成以来,倍受游客青睐。东北乡旅游区作为莫言的家乡,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民俗民风、自然景观和乡村旅游等资源,3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将进一步提高东北乡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的推进我市文化旅游的发展。邹帅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会加快步伐,进一步打响咱莫言红高粱文化品牌,以高标准建设更多的景点,如十八里坡项目,羴羴犇犇游乐场,乡村亲子游乐园,高粱地民俗小吃村等项目,力争在最快的时间能够实现4A评定,拿下4A景区的荣誉,届时对游客的综合体验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3A景区]

3、北胶新河湿地公园

北胶新河湿地公园于2012年7月对外开放,公园全长16.1公里,投资1.37亿元,是高密市第一个城市湿地公园,2012年12月获评国家AA级旅游景区。湿地公园栽植了芦苇、茭白、荷花、芙蕖、水杉等,吸引着多种野生鸟类来此生息繁衍。整个湿地公园分为景观区、潜流湿地区、表流湿地区,亲水观景平台和桥梁临水而设、各具特色,陆路交通保持原有地形自然风貌,游人行走时与河道形成互动,河水时隐时现,时紧时松,呈现如梦如幻效果。现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2A景区]

4、李村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

高密市李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是潍坊泰和现代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旅游示范园。位于高密市醴泉街办康庄社区的李家庄村,南临高双路,西靠五龙河,总规划面积1000亩,已建成现代科技种植区、特色养殖区、蔬菜粗加工区、果园采摘区、再生能源区、青少年农业作物科普体验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等。该园区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极强,自去年开展农业旅游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我市一处集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生态采摘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园。在特色养殖区,全面推行生态养殖,养有长白山野猪、麝香鸭、黑腿鸡、山羊等在青少年农业作物科普体验区,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块可认养的土地,进行个性化种植,让他们体会田间劳作和收获的乐趣,帮助青少年掌握农耕知识、养成自力更生的品格。在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商务酒店、跑马场、果园采摘区,让游客在大自然中体会休闲娱乐;建设农耕文化馆,把农村闲置的自然文化因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收藏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敏智慧的农事季节工具,把农业物质财富的再生产、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统一起来。打造农业旅游示范点,我们在示范园内增设了游客接待中心、交

[2A景区]

5、南山万松园

南山万松园位于高密市南部柏城镇张家屯村南,占地2000多亩,距市区约15公里,因园内松树古老众多而得名。景区园名“万松园”由黄山书画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建中先生题写,山门两侧刻有楹联“藏春卧秋武陵何曾难觅,临水听松丘壑未易尽言”。园内建有亭台楼阁,茅舍窑洞,别墅式宾馆,健身场所和各种特色的景观、景点60多处。有可供游客采摘的冬枣园、梨园、板栗园;有引人驻足的万松湖、情人谷、磨盘崖、百鸟园等景观;有可供住宿的“万松斋”和形似土丘茅屋、高雅舒适的“窑洞别墅”。到此休闲度假的游客可放心地品尝无公害、无污染的万松湖鲤鱼、花果山臻蘑、山鸡、野兔及园内种植的各种时令蔬菜,尽情享受大自然风光,体验农家风情。地址:高密柏城镇李家营社区

[2A景区]

6、胶河水利风景区

高密市胶河水利风景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凤城东部,依托胶河河道以及两岸风景建设而成。胶河自山东省高密市柏城镇空冲水村南入境,流经柏城镇、朝阳街道、夏庄镇、胶河疏港物流区,在东风村汇入胶莱河。在高密市境内长62.5公里,流域面积202.4平方公里。一、历史背景及风景资源胶河因河道蜿蜒曲折,自古被冠以“九曲胶河”之美誉。历史上有名的齐相晏婴就是从胶河边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钦敬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至今,胶河岸边还有“晏冢穹碑”遗存。胶河东岸,是著名的白羊山景点。清代《高密县志》中曾有“叠沙成之”、“状若白羊”的记载。东方初晓,晨曦披纱如少女,朝霞映照波光粼。山上,葱茏之林木贮长绿而迎客;山下,碧波之水面荡小舟而怡情。顺河而下走到“金夏庄”,两岸果园飘香,蔬菜遍野,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故乡--胶河疏港物流园区,那里有姹紫嫣红万亩桃园,芬芳四溢,鸟语花香。史料《明史五行志》记载:洪武七年,胶河溢,伤禾。1999年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却让我们领教了胶河的脾气。李家营大桥被冲垮、柏城堤东村遭水淹、胶河夏庄段、河崖段决堤、120多万亩庄稼被淹、240多处村庄进水、28

7、高密市柴沟镇李家埠村

景区称号:乡村旅游(山东最美乡村)李家埠村位于潍河东岸,胶王路从村北穿过,全村共203户,712口人,耕地1600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0万元。该村先后荣获“高密市文明单位”、“高密市平安建设先进村”、“高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高标准建设了李家埠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发展冬暖式大棚、阳春棚等各类大棚100个。其中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占地40亩的山东省最大的大樱桃连体棚,今年又新栽230亩晾地大樱桃40000余株。园区道路、喷灌、排水管道等配套设施齐全,实现了规模化、设施化、自动化种植。园区已注册“李家埠”牌、“胜一”牌系列果品蔬菜商标,园区内黄瓜、萝卜、樱桃等8种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与国内外著名育苗公司合作,联合开发了“胜一”牌葡萄、樱桃、桃、李等十几个名优新品种。该示范园被评为“山东省星火科技示范基地”、“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村庄生态和谐文明。村庄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村容整洁,干群关系融洽。村民生活富裕,依靠种植大棚,每年可增收七、八万元。依托潍河、示范园、交通等优势,建立了集农业观光、采

8、潍坊李村农家食园

潍坊李村农家食园园区内科学规划,布局合理,水、电、路、吃、住、游等设施配套齐全,道路四通八达,通讯、观光、采摘、娱乐、餐饮、车辆停放等设施完善。食宿园周围环境设计合理,绿化成荫,空气清新,优美宜人,成方连片的种植区美观大方,一年四季有常绿植物。农家食宿园内可容纳400人就餐,各个包间配不同主题,生态园、绿色厅、农家厅、民俗厅、迷彩厅等等。食宿园内所有食材均来自生态园,为有机、绿色食品。以农家菜为主题的绝世大餐,野猪肉、野鸡、鹿肉、林下鹅、野生鱼,荤的素的,树上的,地下的,水里的,依山傍水采野果,把酒临风品佳肴,让游客吃的放心,玩的开心。地址:潍坊高密市醴泉街道康庄社区李村生态园营业时间:9:00—21:00游览时间:大约4小时价格描述:无门票特色景观:农家食宿园内可容纳400人就餐,各个包间配不同主题,生态园、绿色厅、农家厅、民俗厅、迷彩厅等等。配套服务设施:水、电、路、吃、住、游等设施配套齐全,道路四通八达,通讯、观光、采摘、娱乐、餐饮、车辆停放等设施完善。交通指南自驾车指南:走青银高速高密路口下,沿夷安大道向南约2公里,转入潍胶路向西约3公里,转入

有谁记得儿时在农村帮大人打场的故事吗?

说起“打场“现在十七八岁的孩子都不知道打场是什么,但是对于70后的我来说,我对打场还是那么熟悉和亲切。那是我青少年时难忘的记忆。

所谓打场就是每当麦子成熟的季节,农民们将麦子从田里割下来,拉到场里进行摊场、晒场、翻场、碾场、起场、扬场等程序将麦子收获为麦粒的过程。

在上世纪80年代,农村解散了生产队劳作的模式,实行了田地承包到户的政策,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田地里到处长的是庄稼。那时候的农民比谁家光景过得好,谁家富有都是比赛看谁家粮食产的多,那时候只要谁家粮食产的多那走路都志高气扬,和人说话声音都提高了三度。

每当麦子成熟收割的季节,学生放统一假帮家里收割麦子,在外有工作的家里有地的人也必须回到家里,帮助家人收割麦子。全村各家各户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进行收割麦子,也就是抢收,那时候我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谷黄麦黄,秀女下床“。说的就是每当麦子成熟的季节,连平时不出门的大家闺秀也要加入到抢收麦子的行列。麦子熟了,若不赶快收麦粒就会落到田地里,减少了收成,所以那时候每当麦子成熟的季节,全民动员抢收麦子谁都不想让一枚麦子掉到地里浪费。

麦子成熟前,农民先要做好收麦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整场 就是先将麦场堆积的杂物杂草等清除干净,用耙子将麦场的土爬起三四寸厚,让土蓬松起来,然后在上面撒些水,洒水要适度不能少也不能太多,然后套上牛拉上石磙(也叫碌碡)对卖场进行碾压,使麦场潮湿平整不起尘土,还有割麦的镰刀提前磨锋利,捆麦子的绳索提前准备好,拉麦子的架子车提前收拾好,割麦子期间人们所需的面粉磨好。这样割麦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那时候这些准备工作都是父亲具体实施,我给父亲打个下手。

割麦子,家人早早起来吃饱饭就开始行动。哪块地麦子先黄行先割哪一块,那时候没有收割机割麦子,都是人工用镰刀一点一点的割。一亩地三四个人得割上一上午才能割完。但那时候农村人互相帮助的精神都很好,麦子的成熟是有先后的。麦子没成熟的家庭也会帮助麦子成熟的家庭进行割麦子。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人多了在一起干活,又说又笑。不知不觉中一块地就割完了。

拉麦子,麦子割完后要将麦子全部拉到麦场上,那时候我的任务是在架子车上码麦子。父亲母亲姐姐们给我将麦子往架子车上递,我在架子车上将递给我的麦子上码好在车上,装好一车然后用绳将车上的麦子捆好,套上牛,父亲拉着牛,我扶着架子车的两个辕往麦场里拉。将麦子集中拉到麦场里,如果天气不好就要堆积起来,形成简单的麦垛子,并用塑料薄膜等东西盖上,以防下雨淋坏,等天气好的时候就要进行摊场。

摊场,摊场是有太阳高照的好天气的时候,将集中在麦场里的麦子进行打散。用麦叉将麦子挑成一小坨挨一小坨蓬松的像棉花一样铺满麦场,尽可能的让麦子的麦秆受到太阳的暴晒。

翻场,翻场是将摊好的带麦秸秆的麦子,晒一段时间再翻弄一遍让麦子均匀地接受太阳的暴晒,让带麦杆的麦子尽快晒干,为后续的碾场打好基础。

碾场,是将摊在场上带秸秆的麦子晒干以后。套上牛拉着石磙进行碾压。那时候拖拉机拖粒机很少,农民大部分是用牛、马、骡子、驴等碾场。碾场时人站在场中间手牵着牲口一圈一圈的碾压着。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一圈一圈的转着,好慢好慢哟。

抖场,翻场是在碾场碾到一半的时候,将麦秸秆用麦叉抖一遍翻腾一下,是一种让麦粒从麦秸秆上脱离下来。碾压均匀的一种好措施。

起场,是在牲口带着石磙将麦子碾压到将麦粒从麦秆上脱离以后进行的下一个程序,这时候人手一个麦叉,将麦秸秆抖起来放在一边。麦场上就剩下从麦杆上脱离下来的麦粒和麦壳了。

堆场,堆场是将麦场上从麦杆脱离下来的麦子和麦壳堆积起来的一个程序。人们用木锨、刮板、扫帚等农具。将场上留下来的麦粒和麦壳的混合物堆积在麦场中间。

扬场,扬场是将麦粒和麦壳等其他杂物分离的一个过程。扬场是非常有技术的,一般由非常有劳动经验的老农民才拥有这样的技术,我家的扬场工作非我父亲莫属。当来风的时候,父亲用木锨铲起满满一木锨的麦粒、麦壳、碎桔杆等混在一起的杂物,抛向空中,在风的作用下麦壳和碎桔杆飘向了远方,较近的地方留下了麦粒,这样麦粒和其他杂物就分开了,母亲还要用扫帚掠去麦粒上剩余的杂物,尽量让麦粒保持干净,没有风的时候,父亲就放下木锨,点着烟抽一下休息一会儿,这时母亲也可以休息一会儿,每当风来的时候,父亲赶快起来,又用木锨扬起了场,直至将麦粒和杂物分离完毕。

装麦,麦子扬完后,将麦子用口袋装起来,转到其他地方进行晾晒,腾出麦场进行下一场的收麦工作,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是撑口袋口的那个人,我撑着口袋姐姐他们用搓机往口袋里装,一股一股的尘土气息直往我的鼻孔里钻,我扭过头,逃避麦粒类灰尘对我的侵袭,双手还是尽量让口袋口张的大大的,以免影响装麦子受到姐姐们的训斥。

每年收麦子的时候我家都要点四五场麦子。重复着同样的程序。等打下的麦粒全部晾晒干了,装进了家里的瓷、囤等器物,收麦的工作才算结束了。

最后还有一个积麦垛的工作,将打完麦子的麦秸秆,再晾晒一遍,再用牛拉着石磙碾压一遍,然后将晾晒碾压好的麦草积成麦垛,用于冬天喂牲口和烧炕引火用。

那时候的收麦工作真是惊心动魄。有时候正在晾晒麦子,暴雨来了,全家行动起来,慌慌张张的收麦子,左邻右舍有空也过来帮忙。那时候大家只要有空都会互相帮忙的,帮别人就是帮自己。那时候只有大家互相帮忙中才能完成这种辛苦紧张的麦收工作。想起那时候的情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啊。那样的时候再也不会有了。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