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全称,贫协是什么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称,贫协是什么组织?
贫协是贫下中农协会的简称。
沉仁康《杏花雨·春风叩响了门环》:“贫协组长润伯常常侧耳听着,常常起身去开门。”
1963年5月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重新组织阶级队伍。各县开始建立贫下中农组织,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成立贫下中农协会,与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接着各区、公社和大队都建立相应的协会组织,生产队建立了贫协小组。各省、市、县、公社、大队先后召开了贫下中农代表会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贫协组织逐渐消失,到了1982年后,全国各地贫协组织基本消失。
文化大革命是哪一年?
文化大革命是|966年上半年开始的。
记得我们上初一时,仅上了一个月的学(那时新学期不是秋天开学,而是春天初_开学)便开始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我们作为农村皈孩子也没兴趣与集镇上的学生一样去写大字报,去批斗学校的走资派,从此就回到家中,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三年初中只读了一个月般书便结束了,到-九六九年秋天,大队干部推荐咱们上高中,又去读了=年农高中毕业。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者?
苏联有且只有一个总统。
苏联第一任总统是戈尔巴乔夫。既是首任,也是最后一任。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人,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的博弈,前期,戈尔巴乔夫仍然延续着斯大林体制的路线,采取以计划为主的经济模式,而在后期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开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九五计划全称?
第九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简称“九五”计划。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第九个五年计划外文名The ninth Five-Year Plan时间1996-2000简称“九五”计划。
制定背景
“九五”计划是20世纪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九五”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其变化,是历次五年计划执行和实施中比较少见的。
国际上,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广泛应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压力。全球化进程加速,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亚洲,对我国出口、利用外资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了较大冲击。
在国内,通过宏观调控,通货膨胀过高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同时,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九五”计划后期,内需不足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下岗职工增多,企业经营困难,出现经济增速减缓,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
“九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跨世纪的五年计划,在已有的改革成果基础上,促进改革深化,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走向总体小康成为“九五”计划实施期间的主要奋斗方向。
计划制定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九五”计划,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九五”计划制定的指标更注重宏观性、战略性与指导性。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效果
从实施的结果来看,“九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基本完成,平均完成百分数144%,完成率76%,基本完成率94%。这一时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增长更加平稳,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基本完成。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4%,完成105%;第一产业增长率为3.5%,完成100%。第二产业增长率为9.8%,完成98%。第三产业增长8.2%,完成9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为零增长,经济效益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农民纯收入增长率为4.7%,完成了11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增长率为5.7%,2000年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77%,完成96%。人口为12.7亿,完成了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
实施评价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1997年比预期目标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进一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体制改革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但是,产权制度、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要素市场“双轨制”问题依然突出,收入分配制度仍有待完善。
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决策者适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力度,并注意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预测性和指导性。
党的十五大什么时候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
这次大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共十个部分:(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2)过去五年的工作,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5)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6)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9)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
(10)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
大会还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会对如何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部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对我国跨世纪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大会审议通过了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委员193人、候补委员15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由委员115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的最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进而在21世纪开创更加壮阔、更加辉煌的前程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