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致癌,喝茶对抵抗雾霾有用吗
普洱茶致癌,喝茶对抵抗雾霾有用吗?
喝茶对雾霾有没有作用,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雾霾会给人体带来哪些方面的损害。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的主要成分是大量细颗粒物(PM2.5)密集或超量的现象导致的极端天气情况,而雾霾天气给人带来的主要损害也可以认为是细颗粒物(PM2.5)给人带来的损害。
雾霾会给人体带来以下这些方面的损害:
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因为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这样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
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
雾霾给人带来的损害还有心理层面的:雾霾天使人心情压抑烦躁。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做起事来缺乏活力。
综合来看,我们会发现,在雾霾给人带来的部分损害,可以通过多喝清热、润喉、明目的茶,来抵御雾霾的不良影响;并且,呆在家里喝茶,还可以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让人从压抑烦躁变得开心舒畅,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
那么,哪些茶具有上述功能,可以改善雾霾带给人的伤害呢?
1)清热多喝绿茶:龙井、毛尖、安吉白茶都不错
绿茶是自2006年非典之后在中国快速流行的一大茶类,绿茶对于清肺、杀菌、改善呼吸系统具有明显的效果。绿茶也因此被联合国确定为十大健康饮品之首。
2)润喉多喝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台湾乌龙都不错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以茶叶香气丰富多变、韵味盎然而得到众多茶友的喜欢,乌龙茶茶性温和,回甘强烈,是秋冬季节对抗雾霾天气的绝佳饮品。
3)抗雾霾最宜喝老白茶:政和白茶、福鼎白茶是上佳之选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在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为简单,而其在经历多年之后的陈化过后,内涵物质会更加丰富,具有独有的天然药香,其功用堪比良药。白茶清热、润喉、明目,其效果以老白茶为最,这是因为白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帮助我们补充生命所需的微量元素,增强抵抗力,调节人体机能,维持生命健康。
新白茶性情寒凉,可以帮助我们退热、解毒。研究发现,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当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并在此基础上合成视紫红质,不但明目,还能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
白茶在抗炎、清火、润喉方面有奇特的效果,尤其有年份的老白茶,功效更佳。在茶圈中,流传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就是在讲老白茶的价值。
如果是从调节心情的角度,无论是普洱、小青柑、红茶、花茶、黑茶,都是调节心情、舒缓情绪的好物,但如果要让茶完全消除雾霾给人体带来的硬损害,比如吸入细颗粒物过量导致的呼吸道不适、肝肺损伤,就需要就医治疗了。
普洱茶是什么发酵原理?
大家好!我是重庆发哥! ✨普洱茶发酵原理:
凡是发酵食品,其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发酵体系,普洱茶也不例外。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初级发酵、准发酵(也可称二次发酵)以及后续发酵。
1.初级发酵
普洱茶的初级发酵在晒青毛茶制作过程便得以实现,在具有微生物群落的特殊环境中,通过晒青和重力揉捻,完成微生物菌群与茶叶的自然接种。自然接种是在普洱茶进入准发酵前,对茶叶的预处理,由于它具有微生物菌群的“干预”,加之晒青过程对茶菁有较大改变,已具备发酵的特质,故称之谓初级发酵。
只要是生物发酵,就有“接种”的过程,某些发酵食物所具有的独特内质,与自然接种的不可复制性特点有关。如我们熟知的“贵州茅台”,人们可以复制它的厂房、设备甚至工艺,但唯独不能复制它独有的微生物菌群,茅台酒发酵池中的窖泥是这种独有的微生物菌群“寄生地”,也是茅台酒厂的“最高机密”。普洱茶也是如此,勐海茶厂的“勐海味”与其特殊的微生物菌群有关,同样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在初次发酵以及准发酵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准发酵
准发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发酵(又称第一代发酵技术),按照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是将晒青毛茶经过蒸压成固态形状,有团、饼、沱、砖等形状,这个紧压固型的过程促成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这是普洱茶发酵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因为微生物的发酵忌平面和直角,最适合的“工作空间”是以圆形为主,故而,在普洱茶紧压固型的多种形态中,除砖茶以外,都带有明显圆形特征。
准发酵的另一个部分是渥堆,即人工发酵,是现代发明的新工艺。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置放于一定温度和一定湿度下进行发酵。渥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加速陈化,至于它的化学变化实质,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可以肯定的是,对渥堆技术的把握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
之所以将以上两个工艺过程称为“准发酵”,是因为它们并没有完成所有的发酵过程,在这一点上,普洱茶与白酒、葡萄酒有极为相似的一面。这些酒类在经过了蒸馏之后,立刻进入窖藏阶段,其陈化的时间有的达到十年、二十年之久才能上市,有的则时间更长。普洱茶的陈化,其时间要求比酒类更为严格,历史上早有普洱“爷爷制茶、孙子卖茶”的说法。实现最终的产品塑造,尚需一个“后续发酵”的过程。
3后续发酵
后续发酵,也是我们俗称的“后发酵”。它是普洱茶在紧压成团、饼、沱、砖等形态后,进入固态发酵最后一个过程——品质再造。通过紧压塑形使微生物得到固态发酵,在此过程中,微生物生命代谢所产生的酶的作用转化形成的新物质,以及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成为普洱茶养生物质的来源。
普洱茶之所以需要陈化,正因为普洱茶是发酵的产物,对普洱茶生茶来说,其前期所有工序都是为发酵做准备的,而真正的发酵,是在后发酵阶段产生的。相对普洱熟茶而言,虽然经历了人工渥堆发酵,但在出堆后,仍需一段陈化时间,其品质才能进入佳境。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都有“年份”的要求,都需要后续发酵来确定普洱茶最佳品饮时间及品质,只是要求的时间有所不同罢了。普洱茶自古就有“存茶一说”,其根源就是来自于后续发酵的作用。 ✨最后我觉得普洱茶不会致癌!
每天做到一笑二饮四动?
数据统计,我国肝病患者已高达1.2亿人次。且,66.6%的肝病患者会发展为肝癌,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经达到中晚期。
一旦确诊,肝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仅为12%。
肝癌多是"吃"出来的,提醒:厨房这5种食物,尽量少吃
食物1:霉变的大米
米饭,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主食。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会有囤放大米的习惯,若存放的位置比较潮湿,可能会出现发霉的现象。
一旦霉变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摄入体内1mg的黄曲霉毒素,就会直接刺激肝脏病变。
因此,若大米出现霉变的发黄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处理掉,不要食用。
因为,黄曲霉毒素在100℃的高温下沸煮24小时,也不能将其完全杀死。
食物2:有哈喇味的食用油
食用油是我们在做菜时要食用的调味料。
若食用油出现了变质,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从而诱发肝脏进行癌变。
市面上常见的散装油,大多数是小作坊榨出来的油,特别是在原材料的选取上。若原材料发霉,那么压榨出来的花生也不能食用。
食物油在变质后,会出现一股哈喇味,闻就可以闻出来。因此,一旦出现此类现象一定要注意。
食物3: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后,是不能吃的。
发芽后的土豆,嫩芽的部位为了抵御虫子的侵害,会分泌产生大量的龙葵素,具有较强的毒性。
但,含有龙葵素的部位,只要吃像鹌鹑蛋大小的量,就会诱发中毒。
轻则舌头发麻,重则上吐下泻,诱发多器官功能性衰竭,导致死亡。
食物4:长斑的红薯
正常情况下来说,红薯的味道应该是微甜的。
对于长斑的红薯来说,味道会较苦,口感较差。
因为长斑的红薯多数情况下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污染,产生的毒素进入体内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毒素用煮、蒸、烤的方法均不能使之遭到破坏。
也就是说,无论是生吃,还是煮熟吃,均会诱发中毒。因此,红薯出现黑斑后,一定不要再吃。
食物5:久泡的木耳
木耳泡半个小时就可以进行食用。
而,长时间泡发的木耳会产生大量的黄曲霉毒素,不宜食用,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诱发肝癌的产生。
此外,久泡的木耳会产生一种叫做椰酵假单胞菌的东西,而它会生成"米酵菌酸",会诱发食物中毒,数小时内即可发作,严重诱发肝肾衰竭死亡。
因此,木耳泡的时间一定不要过久,在30分钟以内为宜。
身体出现以下表现,可能是肝脏癌变了,别忽视!
1,肝区疼痛
肝区位于人体的右上腹,对于肝脏受损的人来说,右上腹的位置会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隐痛、钝痛或刺痛。
2,乏力
肝脏受损后,肝功能会下降,导致人体代谢出现障碍,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能力不足,无法为机体提供营养,出现乏力。
3,食欲下降、腹胀、恶心等
据数据显示,约37%的肝病患者初期会出现食物不振,腹胀、恶心、嗳气等消化道的症状。
保护好肝脏,预防肝癌,做好"1补、3保持"!
"1补"
补充硒元素:
硒是肝脏运作必不可少的元素。
人体内硒含量不足时,会导致肝脏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对自由基的抵御力下降,使炎症细胞有机可乘、肝硬化几率增大。好比坑洼的路面容易更积水一样。
而硒元素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硒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干牡蛎、干海米、海参)、芸豆、黄油、啤酒酵母等。
除了吃的外,还有一些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普洱茶、苦丁茶等,经常饮用,肝细胞生长、保护肝脏。
其中,玲珑菊——不仅含有硒元素,含有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还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
"3保持":
1,保持好心情
肝主疏泄,而情绪低落对肝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过度"悲伤,是会导致肝脏受损。
平时应保持好良好的心情,避免因为情绪激动,导致气血不畅,影响到肝脏的健康。
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避免出现消极的情绪。
2,保持良好作息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不能经常性的熬夜、晚睡。长时间睡眠不足,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影响到肝脏的正常功能。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最好是在晚上的11点之前入睡,这样才有利于血液回流于肝脏,促进肝脏排毒。
3,保持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还可以提高肝脏功能。
此外,运动对于轻中度的脂肪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坚持下去,控制住饮食,可以将脂肪肝逆转,让肝脏更加健康。
科普小常识:
预防乙肝对于防肝癌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但,对于许多人来说,接种一次疫苗并不能"管事儿"一辈子,至少每6年进行一次"乙肝2对半"的检查。
若发现体内无抗体,则就需要及时到就近的防疫站接种。
被方舟子打假的普洱茶最后结局如何了?
谢谢邀请!悟空问答:被方舟子打假的普洱茶最后结局如何了,现在普洱茶的销售是否大为减少?这是个看起来三言两句就可以回答清楚的问题,但是要让读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非得讲清楚来龙去脉不可。普洱茶是一个严肃的事物,今日头条是一个严肃的媒体,所以我应该用严肃的态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 方舟子打假普洱茶事件。方舟子,早年以打击学术造假名噪一时,据说现在又因自己的学术造假被困。本文为公平起见,不对他个人的行为作过多的评价。只对方舟子此次对普洱茶的攻击做一个就事论事的简概。
2017年,方舟子发表题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矛头直指普洱茶。方舟子的文章结论是:市场上普洱茶普遍含有黄曲霉素和其他真菌毒素,有的含量还非常高,喝了容易致癌。
通过认真阅读其原文,可以发现,此文最大的漏洞就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文中所引用的两份文献,是特定条件下的情况,不代表普洱茶的主流趋势。文中所引用的一个病例,是方舟子拿来碰瓷的。文中的一些逻辑也是似是而非的。这是我对他那篇微文的评价。从那篇文章中,也可以了解到方舟子完全不懂普洱茶。(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己到网上搜那篇原文,认真阅读一下)。
第二 当代普洱茶曾经的机密——渥堆提到普洱茶,好像人人都知。但是现代普洱茶的经历,有两个重要的节点。这两个节点曾经作为行内的重要机密,令人讳莫如深。这两个节点,一个叫“渥堆”,一个叫“湿仓”;前者代表进步和成功,后者则演绎了一段现代版的拔苗助长故事。
1970年代以前,没有普洱茶这个正规名称,也没有普洱熟茶的称呼。
一直以来,云南的茶叶,作为重要的外贸物资,销往香港和澳门。人们使用人搬马驮的方式,经一年的时间,茶叶才能够从云南运到目的地。传统的“筑茶”工艺,加上茶叶在运输过程中日晒雨淋,由于自然的酶化作用和发酵作用,冲泡出来的茶汤是红色的,并且拥有独特的令人喜欢的滋味。聪明的香港茶商,有意再把这种茶存放6、7年之久,使得茶汤更红滋味更好。1950年代后,由于交通便利了,还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澳门和香港的茶客再也喝不到这种红汤的云南茶了。快速运过去的新鲜茶,非常不讨人喜欢。
1950年代到1970年代,香港,广州,云南的茶技人员,不约而同地在寻找一种能使云南茶快速发红汤的方法。广州茶厂捷足先登,云南的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很快派员去学习。1970年代中,最终确立并规范了普洱茶渥堆技术。以这种方法所做成的成品茶,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普洱熟茶。普洱茶的名称也正式确立起来。人们把没有渥堆自然后发酵的普洱茶,相对应地称为普洱生茶。
经过渥堆后的普洱茶汤色晶莹红润,味道醇厚甘甜。与普洱生茶相反的是,熟茶十分温和,对人体的刺激非常少,长期饮用还能起到养胃润肠的作用。
第三 失败的机密——湿仓本世纪初,普洱茶的世界里刮起了一股股疯狂的炒作风。炒茶者竞相购买并炒作老普洱茶。一些商人为了做假的老普洱茶,而将比较廉价的普洱生茶存放在地下室、地窖、仓库等高湿高温的环境里以加快其发酵速度。手段大胆而鲁莽。这种情况下,不只是普洱茶,几乎所有食品在高湿度高温度仓储环境下,都会发生霉变。霉变严重,味道恶劣的普洱茶,重新拿出来退湿散味,美其名曰“退仓”。素以开明著称的广东人氏,一时间竟然争相购买并品饮这种霉味烂茶。而市面上正常干醇的普洱茶,快无人问津了。真是一场悲催的闹剧!
这种湿仓烂茶,就是方舟子引用的两份文献提到的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超标的普洱茶。或者这些大胆鲁莽的造假者,是想模仿前辈们的功绩也不得而知。但是这种恶劣行为,给了欣欣向荣的普洱茶市场一记响亮的耳光。普洱茶也给了连“湿仓”二字都不懂的茶外行方舟子打一记耳光的机会。
方舟子那篇文章虽然逻辑混乱,却也胡乱戳到了普洱茶的痛处。
笔者斗胆呼吁一句:快销毁那些烂湿仓普洱茶!
辨别湿仓普洱茶的方法:湿仓普洱茶的外包纸有水迹,湿仓普洱茶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或灰霉,茶底灰暗碎散。
第四 总结普洱茶是一种优秀的茶叶。普洱茶市场不会因为湿仓事件而衰落,也不会因为方舟子的文章而销量大减。
我们应用宽容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对待曲折。
怎样辨别过期茶叶?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懂茶帝】
茶叶是经过多种加工,干燥而得。如果过期,茶叶就会慢慢湿润,一些霉菌滋生其中,茶叶浸泡在水里由于温度下降的缘故,细菌会腐蚀泡烂的茶叶,过期的茶叶最好还是不要喝。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像福鼎的白茶、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20年,甚至更长。福鼎白茶还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越陈越香,药用价值也越高。所以福鼎白茶的收藏价值也极高。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看它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再冲饮。
那么,该如何判断一款茶已经发生劣变呢?前辈们总结了三条经验,还是比较简单易行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哦!
1观色泽首先是看干茶的色泽。茶叶正常的颜色是光泽油润的,如果出现黑点、灰白色等类似霉点的东东,那么就说明已经是劣变的茶叶了。在质感上,过期的茶叶大多偏轻,且韧性较差。
此外,还可以看茶汤的颜色,正常六大类茶汤都有基本的汤色,例如:绿茶,绿叶绿汤;红茶,红叶红汤;黑茶,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白茶,汤色杏黄;乌龙茶,汤色金黄;黄茶,黄汤黄叶。
如果茶叶不是适宜长期存放的老茶,汤色明显偏离基本的汤色,出现变浓或变暗,你就要小心了哦!
2闻异味除了正常的茶叶香气以外,如果出现陈味、霉味、焦味、烟味、酸馊味等异味,则需要多加注意。
1、霉变茶。外形干看霉花明显或茶叶结块,干嗅也能嗅到霉气。红茶汤色暗红变黑,绿茶汤色红而浑浊,并且有粉状浮游物,是严重的霉变茶,不能再喝了,果断扔了吧!
如果干嗅没有茶香,能嗅出霉气,但不太显著,是属于霉变初期或霉变程度较轻,经过加工复焙可以消除的,可作为次品茶。
▲霉变茶(图片来源于网络)
2、酸馊茶。凡是在热嗅、冷嗅都有酸馊气,尝滋味也有馊味,对于干茶色泽,汤色浑浊,叶底乌条烂叶的茶,应该列为严重的劣变茶,不能再饮用。
3、烟气茶。凡在热嗅时,有一股较浓烈的烟气,尝滋味也可以尝到烟味,且不易消失,这是严重的烟气茶,应作为劣变茶处理。
如果烟气的程度较轻,即初嗅略有烟气,再嗅又似乎没有;或嗅香气时略有烟气,在尝滋味时又尝不出来,这类轻度烟气茶可作为次品处理。
4、焦气茶。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烘炒温度过高,或翻炒不匀、不勤所致,干嗅或开汤嗅都带有焦气,且不易消失,叶底有明显的焦片,应该作为劣变茶处理。
5、其他异气茶。茶叶的吸附能力极强,凡是受油类、药物、鱼腥等串味物质的污染,均为异气茶。轻者处理后可使异味消失,可作为次品茶,严重的就不能再饮用啦!
3尝滋味变质的茶,其茶汤原本令人愉悦的口感会大打折扣,苦涩感更多,醇厚度、回味性或收敛性也会有明显地下降。
变质的茶叶,会危害身体健康,不适宜饮用。
但如果茶叶品质很好,只有轻度的受潮和轻微的异味串入,就此扔掉你可能会觉得肉疼。把茶放在电饭煲上面蒸十几分钟,然后晾干一个星期,再密封保存即可。不要暴晒,只在通风阴凉处放置到全干。茶还是可以喝的,,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茶叶,不至于彻底报废。只是品质要打一半折扣了。
如果茶叶轻微受潮,表层变化不明显,未见霉点,闻起来稍显霉味、潮气味,香气有所下降的茶叶,还有一种办法:将茶叶倒入茶盘中,置于阴凉干燥(建议温度在25℃左右,最高温度不超过30℃;湿度在70%以内%)、通风无异味处,让茶品自然干燥,散除异味。经过这样处理的茶,品饮时茶叶的香气和鲜爽度会有所下降,但总体品质并无大碍。
不过,以上做法必须把握一个度。变质茶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毒素,尤其是霉变的茶叶,可能会引起头晕眼花、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肾脏功能病变,甚至有致癌的风险。所以,如果出现较重的霉变、无法消除的情况,还是忍痛割爱吧!至少要把霉变部分的茶叶丢弃。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