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产地,湖南安化黑茶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

2023-05-11 137阅读 0评论

黑茶产地,湖南安化黑茶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

欢迎关注【懂茶帝】

不是所有的湖南安化黑茶都有收藏价值。

黑茶产地,湖南安化黑茶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

安化黑茶要存长久,千两茶最好,其它品种也可视自己经济能力和口感喜好来定。其它品种也各有特色,也可久存。安化黑茶的其他品种,如茯砖、黑砖、天尖等,也是很适合长期存放的。

黑茶存放特点是越陈越香,而千两茶(花卷茶)在这方面的特点更为明显。

安化黑茶属于紧压茶,而紧和压是千两茶的主要流程,加上后期自然发酵较好、工艺特殊、存放方便等因素,综合来说,千两茶更适合久存。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都藏有清代的千两茶,其价值可见一斑。

尤其是对于普通茶友来说,一支千两茶就有70多斤重,价格也较为高昂。如果只是出于爱好,少量收藏,还不如选一些重量较轻的黑茶砖来得更方便、更可行。所以,如果要久存安化黑茶,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可能不太一样。见仁见智,没有对错。

关于千两茶

▲千两茶的三层包装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中的一个品种, 因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1斤=16两),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这种茶一般呈圆柱造形,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千克。

千两茶的制作对原料、场地和人工都有严格的要求。原料要求用安化本地的大叶种毛茶,俗称“道地茶”;场地要有特殊的土质踩制厂和空旷的晾晒场;人工要求有多年的千两茶制作经验和传统方法的继承,一组工人要6至7人,一人掌号子指挥压制,其他人负责压制。

整个生产过程完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可以借用,完全靠人工在三伏天完成。包装里外三层完全靠自然材料,最里用粽叶(蓼叶)、中间棕叶、最外头竹篾,成品和包装一次成型。

▲流程1:杀青。手工制作的杀青工艺是相当原始的,仍然使用灶头生火制作,而且手工炒制。

▲流程2:拣梗。这是为了提升茶叶的等级,从而把采摘过程中顺带的一些茶梗挑选出来,剩下高品质的茶叶。

▲流程3:烘焙。需要用高温蒸汽对茶叶进行软化。

▲流程4:灌装。将烘焙过的千两茶灌装到篾篓里,这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一定要杠压严实,这也是它非常独特的一面。

▲流程5:晾置。把千两茶晾置在空旷的地方,等到干燥之后就可以收藏好了。

此部分介绍图片来源于网络,懂茶帝在此表示感谢!

三招选购千两茶

第一,看净重。千两茶约36.25公斤,连皮约为38.5-39公斤。重量超过40公斤可能是干燥不够,容易出现烧芯变坏的现象。重量若低于35公斤则基本可以肯定已经烧了芯,这是基本的物理判断方法。

烧芯是指千两茶或其它紧压茶在后期处理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当,中间部分发生强烈的湿热作用,导致产品局部灼伤变质的现象。灼伤部分呈黯淡的红色。

第二,看干茶。原料好、做工也好的千两茶,剥开蓼叶比较费劲些。反之,茶叶品质就可能没那么好了。完整的茶胎应该通体乌黑有光泽,紧细密致,外观十分漂亮。这是档位比较高的表现。

▲锯成饼后的千两茶(茶友“小老头供图”)

如果锯成饼,锯面应平整光滑(锯纹呈斜线规则平行也一样)无毛糙,无裂纹和细缝,结实如铁石,无法用手掰开或使之发生形变。差的饼松动、散落、有裂纹。高档饼锯成3㎝厚为宜,直径不超过20㎝,重约0.9公斤;普通饼厚可3.5㎝,直径22㎝—23㎝,重约0.8公斤。

第三,看冲泡。烧芯饼的芯上出现一线暗红,烧芯严重者只剩边缘不红。如果锯开的饼面呈现出深颜色的水痕,可能是含水量过高所致,则不宜收藏。

好的千两茶开汤,微微带有甜酒香,汤色透亮如桐油,头两泡有稍许涩味,三泡后涩味渐淡至无,叶底呈青褐色,可以泡到16-25泡。差的千两茶开汤后,有青涩味,茶汤暗淡,叶底花杂,至多可以泡10-15泡。

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黑茶品种?

1.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产自安化,采用当地的茶树上的茶叶制作,一般是通过松木烘焙和干燥制成的。因此,安化成品黑茶有松烟的香气。安化是后发酵型的,所以储存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香气越宜人。安化还含有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物质,可以调节血糖和血压。

2.四川藏茶。

藏茶是由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园的茶叶制成的,这里的茶树生活在海拔1500多米的地方,营养丰富。四川黑茶采用历史和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花色品种主要以康砖和金尖为主。

3.广西六堡茶。

六堡茶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于广西六堡乡。

4.三尖茶。

三尖茶是用黑毛茶制成的,味道浓而醇。

5.茯砖茶。

茯砖茶产于陕西咸阳,呈深褐色,滋味醇厚。

6.花砖茶。

花砖茶又称花卷,颜色较深,有淡淡的糯米香。存放时间越长,香气越浓。

7.青砖茶。

产自湖北的青砖茶有着非常自然的茶香,这是其他黑茶所没有的。它是由老青茶高温蒸煮而成的。

8.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也是一种黑茶,由云南大叶种粗茶经后发酵制成。颜色是棕红色,带有陈香。

9.湖北老青茶。

老青茶是采用杀青、炒制、炒揉、渥堆等方法加工生产的。

10.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是一种将茶叶蒸熟后装入方形或圆形袋子中制成的茶。制作方法很简单,直接晒制而成。

中茶黑茶出的老友茯茶值不值得买?

人到中年,越发觉周遭尽是繁杂浮躁,

就越留恋曾经和老友的闲暇时光。

偶尔某个午后,和两三老友只静静地坐着,

喝一壶茶,嬉笑怒骂,酣畅淋漓。

老蒲扇、旧竹榻、泛黄的老照片、叽叽喳喳的知了叫,

往日的旧时光仿佛又回到眼前。

这散漫的一刻,不曾发现

生活和为人的意义竟是如此的生动与饱满。

可回过神才发现,

在落日的余晖中,唯有茕茕孑立的身影和思绪悠悠渐长。

老友即至,待之以茶;

见茶如友,相隔天涯。老友茯茶经标准压制工艺紧形,一月有余日充分发花;品相出色,滋味醇和;

内含优势中茶金花菌(冠突散囊菌CGMCC NO.8730),促进人体肠道健康循环;一日8g,每日仅花1元钱,健康体魄常相伴,名副其实的国民黑茶。中茶老友茯茶是一款国民黑茶,性价比非常高,而且这款黑茶产自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拥有独特百年木仓品质,品相出色,滋味醇和,确实/是很值得入手的一款茶。我家里有不少中茶的老友茯茶,我爸喜欢喝,自己也会跟着喝一些茶,茶汤橙黄明亮,喝起来口感很好,有回甘,蛮好喝的,而且这种茶喝了有助肠道健康循环,对身体好。 值得拥有,虽然不是品质最好的,但也不会掺假,毕竟中茶的牌子在

南北茶叶有什么差异?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我有不同的看法。南北茶叶的差异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差异开始变大是有时间点的,九十年代以前差距不大,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2000年以后差距变大。

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的茶叶是经历几个时期,唐宋以前的羹饮时期,唐宋时候的古典茶道时期,明清的分类创艺时期,九十年代以后得金融时期。

翻看历史茶书,不管是唐代的《茶经》《煎水茶记》还是宋代的《大观茶论》《茶谱》《建安茶录》对做茶用茶都是比较单一的或煎茶或点茶,将茶叶碾碎再使用,冲水搅拌,到明代中前期,散叶茶的增多,只是由碾碎变成了直接加水冲泡。到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制茶工艺的改进,各类名茶出现,同时各种冲泡使用的手法,茶具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到清代初期,随着三才盖碗的广泛使用,从茶叶工艺到冲泡手法,和唐宋的古法有了完全不同的变化,最早的一批和现代制茶工艺的名茶也脱颖而出,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大方茶,松萝茶等等,那个时候其实南北喝茶的方法和茶种等级都是相近的,包括普洱茶,从清宫的贡品名单上看也一样有女儿茶,人头茶,天叶,地叶等等级分类的。后来红茶青茶黄茶白茶等工艺出现仍旧是沿用芽级定等级 并以等级分档次的办法,一直到建国以后,国家还为各地的茶叶修订了可以对比的茶叶等级标准,这也是随便百度都能够找到的。

到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第一个发生改变的是青茶类茶叶,不可否认的说,现在茶叶市场的营销和港台的茶文化传播是分不开的,前两天还在回答了一个铁观音消费的问题,在九十年代铁观音非常红火畅销 ,其实不止是青茶铁观音乌龙茶是这样,现在龙井茶的普及也和港台推广有关,大佛龙井那一年连战的破冰之旅,顺便也在北京的老舍茶馆搞了次活动。港台茶商推广青茶类茶叶第一个带来的是对茶叶过去传统茶叶等级的冲击 ,第一次出现了大叶子茶可以普遍性的比芽茶高档贵的局面,是后面普洱的金融化陈茶化忽悠化做了一次侦探。

2000年以后得普洱炒作就是颠覆性的,吹嘘忽悠成为常态,质量不再是衡量茶叶价格的标准,大家知道芳村茶叶是怎么炒作的吗?一件茶叶是需要包装完好的,包装箱打开了,茶叶泡过了,这件茶叶就退出期货市场,大家想一下,观看包装箱成了检验茶叶的唯一标准,甚至有了专门修补包装箱的行业,那样的市场意味着什么?回到这个问题上,其实茶叶不是南北差异,而是山海关外与南方三省类似,其他地方类似,具体的说就是看普洱黑茶青茶这些茶叶的接受程度,接受多的就以现在的天价忽悠山头古树年份这些为鉴定使用的标准,套用网上曾经流行过的那个梗,您喝了三十年的普洱没有?,其他以绿茶为主的地方,依旧是以芽级为主的鉴别方式,大家互相介绍茶叶的时候,这是明前茶,这是雨前茶。

出产茶叶的好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出产茶叶的好地方一般有几个共同点,土壤好,一般富有养分的弱酸性土质;

气温好,冬天不冷(像东北西北零下几十度的地方肯定不行)夏天也不是太热较好;

雨水好,每年降水相差不多,南方产茶地区多可能就是因为降水较丰富、整体湿度较大,适合茶树生长;

日照好,每一种茶树生长都需要日照,对于日照的要求比较苛刻,不能少,也不能多,由于红光和黄光更容易被茶树利用,因此,在多雾、多树的地区,阳光经过各种介质的漫反射,所含的红光和黄光较多,对于茶树生长更为有利;

当然茶树生长也需要有好的海拔,单纯的海拔高度对于茶树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会带来其他一些环境的改变,诸如温度、降水、雾气、植被等,所以,一定的海拔高度所带来的适度条件改变,会有助于茶树生长....

这些因素都有了只能说这里的茶树产的鲜叶好,并不代表成品茶就好,成品茶更多因素在于后期的生产加工,鲜叶再好加工出来的成品茶不好那也是白搭。

以上图片由安吉白茶网拍摄整理,首页发悟空问答。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