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命饮料下架原因,2020的疫情让你明白了什么

2023-05-10 102阅读 0评论

维他命饮料下架原因,2020的疫情让你明白了什么?

您好,我是“老高老张和小高”,很高 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对于2020疫情,你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我简单和您沟通下自己的想法:

维他命饮料下架原因,2020的疫情让你明白了什么

这次突如袭来的疫情,把我们认知领域的大部分都给打乱并重新思考,相比于未来消费降级,财务更加谨慎,看清西方世界丑恶嘴脸,环境如何改变国内外华人的思维等,我们更多的从新逻辑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

这次疫情后,我会两个方面思考,自身和未来:

第一,自身补充方面:

1、健康体系搭建:病毒或者瘟疫自古就和人类博弈,有输有赢,但从未彻底相互征服过对方,从这次疫情上看,我们有意识要和世间所有细菌病毒做长久并存及斗争的准备,并要充分信任医疗体系的各环节的专业人员,因为在中国,中国的医疗以救人为任何事件的出发点。

2、财务体系搭建:这次的疫情终于让很多不会理财的人闷被窝里反思了,精致穷生活可能真会成为一个过去时代词汇,合理规避财务隐患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未来金融思维潜意识,合理规划收支平衡的金钱价值观,更加合理和有计划性。

3、保险体系搭建:保险产业的舆情在中国之前一直不好,但数据表明,疫情期间高收入家庭的资产保值率提升2%,而其他家庭均产生了资产缩水10%以上,会借助专业保财生财是高收入人群的思维方式,疫情过后,重新考量自身的健康,金融问题绝对会提上家庭日程的重大事件,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交给该领域的专家,不求暴增资产,保住现有,也不失为一件明智之举。

4、多元工作体系:中国自古就有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谚语,这次的疫情更是让我们知道了副业的重要补充作用,碎片时间的利用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人搭建自己的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形的第三产业或者大胆提出第四产品也不是不可能,穷则思变。

第二,未来方向方面:

1、家庭规划体系: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持续加快,中国家庭从年龄到组成结构肯定会产生巨大变化,解放家庭,市场细分,家庭中各项事务让更专业领域进驻,放开自我束缚,更多的关注和放大自我熟悉专业。

2、孩子未来规划之一:此次疫情,我们更多的感动在全国援鄂的最美逆行者们,有军人、有医生、有护士,有自愿者,甚是感动。但我们也自问,我们的对症药品,医疗机械的储备,对症病毒的快速采集流程,对症研究体系等等均有提升空间,我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利用未来的人才红利的巨大优势,创造出引流世界的中国模式。

3、孩子未来规划之二:医药研发方向,我记得有组数据,世界50大医药研发企业中没有任何中国企业,也许中国是个制药大国,但目前还不是研药大国,没有就是机会,中国有人才,中国有理念及临床实验,中国有前端获取病毒的途径,难道我们无法发展到最后领域么?不可能,不仅能,还能发展到全球前列。

4、孩子未来规划之三:此次疫情,面对西方世界不认可中国的崛起,而演出的一段段闹剧。我们现在有航母了,有核弹了,有快速发展的军事领域了,但西方小屁国家还拿我们当100年前的中国,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自身硬气,不管是军事领域还是博弈在世界金融市场,这种空白一定会从现在的不足到发展再到领先再到持续保持领先,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孩子们去完成,我们必然实现,未来20年,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师们!

个人想法,回答的不够全面,希望能给您帮助。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吃蚝油了?

大家好!美食是抚慰人心的不二

法门,更多美食问答,请关注 大头民美食,可以使你成为餐桌

上灵魂人物!

蚝油真的是越来越少人吃吗?据中国调味品一哥一一海天味业(603288)2020年财报公开资料显示:蚝油一直是海天味业视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一个品类,连续3年年均增长21.3%,且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随着市场网络的逐步深入,海天味业呈现出从地方性面向全国化,从餐饮向居民的快速发展势斗。所以说,答案是否定的,而且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蚝油有致癌性,在世卫生组织的巜致癌物清单》中也不见其身影。

蚝油里面有什公成份?

蚝油是一种增加鲜味的调味品,它其实是指煮生蚝汤形成的浓缩汁(生蚝、水、食用盐),白砂糖,以及谷氨纳酸和多肽等多种物质,其中谷氨钠酸正是蚝油鲜味的来源,按照国家标准,蚝油必须以生蚝为主要原料制作,但是,厂家很少标注蚝油到底用了多少生蚝原料,因为没有标准。

蚝油有致癌性吗?

说到谷氨酸钠,其实就是鸡精,味精和鸡汁的主要成份,本质上就是这些调味料能不能吃,会不会致癌的问题,包括蚝油里面的防腐剂和重金属是否超标,这些物质少量攝入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而且谷氨酸钠受到了国家及其权威机构的认可,对身体来说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调味品。

总结

蚝油致癌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成为很多人在厨房必备的调味料,但也要控制好使用量,因为蚝油有部分材料是生蚝,若是痛风患者,尿酸指标高,则不宜使用过多蚝油。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的,谢谢关注!

专家却表示无需介意?

这件事是进入四月份重磅的一个大新闻,也被很多家媒体报道过。并且我们大家的朋友圈也都被刷屏了,我最亲爱的老姐也完全相信害怕,我和她都是咖啡的爱好者,已经饮用多年。现在这条朋友圈的大新闻也正式的被关闭,微信也出来避谣了。

媒体的传播力量非常庞大,不断的在酝酿。但是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要认清楚,咖啡已经存在是上百年的历史了,我们好像还没听说过有那位因为饮用咖啡而癌变致死的。

据我看一些新闻也说起“星巴克事件”,这其中被牵扯进来的不光有星巴克,还有很多咖啡公司,绿山咖啡、斯卡可、卡夫食品公司等等90家涉及到咖啡业务的公司。但是现在把星巴克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越大的公司也就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出,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判决,这些咖啡公司必须要在产品中标注出“致癌”,就像“吸烟有害健康”一样,但是全世界的烟民一点也没减少还在不断的增加。这件事的导火索是一家非盈利的组织在2010年起诉,声称在咖啡烘培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物质丙烯酰胺具有致癌物。

咖啡在烘培过程中确实会产生该物质,但是人需要每天摄入一千至一万倍的该物质,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天必须要坚持不懈的最少饮用100杯咖啡,长年累月才有可能中头彩。我想应该没有一个人是能做到每天大量饮用如此之多吧!

而且丙稀酰胺不是只有咖啡中存在,我们平时吃的油炸食品中都含有。薯片、薯条、油条、油饼之类的油炸,包括饼干、面包、蛋糕、等烘培类的食物,还有家里的炒菜也含有。但是想要真的能致癌这需要大量的摄入,难道我们就因为少量产生而放弃饮食了吗?

而且丙烯酰胺含量第一的是,炸土豆条,这是不是说麦当劳、肯德基也要明确和客人说食用会癌变?第二是炸土豆片,爱吃薯片的人是不是也该做个全身检查了?第三是咖啡,我们从此就禁止饮用咖啡呢?第四是饼干,超市的饼干是不是要全部下架?第五是面包,蛋糕之类的烘培,那我们从此过生日就不能在吃蛋糕,也不可以有一个美美的下午茶了呢?还有一些小吃类也都含有,我们是不是都得绝食呢?

这些都去掉我们还能吃什么喝什么?每年都有很多新闻说到食品安全的问题,真的应该密切关注的是我们食品中乱增加添加剂和色素的大量使用等等食品上安全隐患。今天我也看到了我们食用油掺假,以次充优欺骗消费者的,但是还能在市面继续销售。还有我们女人常用来补血的阿胶,既然是用驴皮和羊皮配明胶来熬制的,这种我们食用危害应该是大于咖啡吧?这才是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打击的,这些以点放大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呢?

其实我们并没必要担心,想要更加健康就应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少吃煎烤油炸的食品。

为了我的小心脏没有被吓到,我再去饮一杯咖啡来压压惊!咖啡的同道中人一起举杯吧!

(只是个人一点愚笨认知,有不对之处请海涵!)

喜欢我的分享,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探讨美食

哪些东西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被认为是安全的后来又被认为是有害的?

这个也太多了吧!题主应该问一下到底有哪些新事物的出现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副作用!这就很少了吧!

如果狭义上严格区分,绝大部分人类发明的东西都是有副作用的,药品就不用说了。

比如手机,看多了屏幕还会使人堕落和近视,空调吹多了得空调病等等。但是这些一般不被认为是有害的,只要节制使用就行!

我在评论区看到许多人认为转基因是有害的,我就不得不打抱不平! 目前为止,经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食品,是没有出现过一次食品安全危机的。转基因食品的有害性目前没有被任何证据证实!

转基因食品千千万,只要有一个转基因食品被认定具有毒害性,那么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就此为止了。但目前还在争论之中,也从侧面佐证了转基因食品目前是安全的!这就类似于世界上关于黑天鹅的争议,如果地球上出现了一个黑天鹅,那么这个话题就得出确凿无疑的结论了。因为至今还在一直争论这个问题,也就说明:地球上还没有发现黑天鹅!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抗生素

这个一开始被发明出来的药物被认定是最厉害的杀菌药,人们一开始并不认为抗生素有什么危害,于是有病没病就来几粒抗生素,包括市面上最常见的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

我想大家都听过抗生素滥用的报道吧!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对使用者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也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对的,你没有听错。如果你身体健康,而你的家人滥用抗生素,那么这种伤害也会强加在你的身上!

这就必须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

假如你身体内有一万个细菌,其中99%的细菌会被阿莫西林杀死,剩下的1%是具有特殊抗体的细菌。那么剩下的这1%侥幸活了下来就会大肆繁殖。下一次再用阿莫西林就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了,因为这些细菌都是那1%具有抗体细菌的后代,这就是抗药性!

如果你发现如果再换作罗红霉素对付这些细菌,它们就会被大面积杀死。但是细菌中总有基因突变的个体,这些个体五花八门,总有一款是扛得住罗红霉素的药效的。那么你继续使用罗红霉素,那么剩下繁衍的都是些抗罗红霉素的细菌。这就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绎!

当你再用新的抗生素时,这些细菌之后繁衍的更加强大,你越用药,细菌越强大!直到最后演变成抵抗得住市面上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这些超级细菌会通过唾液和空气传到你周围人的体内,它们会继续繁殖,最后在人群中传染开来,于是大家都染上了超级细菌,大眼瞪小眼,你我他都无可奈何,就只能等待细菌的残害身体吧!

但是抗生素刚发明出来,没有人会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细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人会想到细菌还会有抗药性! 大家一开始认为抗生素就是杀菌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现在超级细菌屡出不鲜,欧美日已经严格把控抗生素的滥用,为了就是防止超级细菌进一步传播。而中国人在抗生素的认知上很浅薄,大家总是以为自己一年也得不了几次病,吃几粒抗生素也无妨。于是小小的一个感冒就要挂吊瓶,流个鼻涕就来一粒阿莫西林!毕竟抗生素在中国民众的眼里已经是神药了,而且我们的药品监管做的极差,几乎一个乡村卫生室就可以大肆购买到抗生素,医生只顾赚钱就行,谁管你会不会产生超级细菌!

中国抗生素年使用量大概是16万吨,全世界一半的抗生素都被中国人用了。中国平均每个人抗生素使用量超标正常值数十倍!这样下去,我们后代的体质只会越来越差!

所以我呼吁大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抗生素!

能吃减肥药吗?

随着超重和肥胖的人数逐渐增多,不断有新的减肥药物上市。市面上减肥药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是骗人的把戏。有的是用淀粉填充的,有的是用泻药来冒充的,更有甚者用违禁药品来欺骗消费者,造成心脏猝死等悲剧。那究竟有没有靠谱点的减肥药呢?答案是,有!

是否真的存在减肥药?

是的,确实存在经过权威部门批准的减肥药。只不过有些减肥药在批准上市之后,又因出现的副作用被撤市。目前依然在市面上销售且安全有效的减肥药包括下以下几类:

奥利司他

1999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减肥处方药,2001年在我国上市。2007年被批准为减肥非处方药,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合法减肥药。

作用机制:长效和强效的特异性胃肠道脂酶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抑制人体胃肠道中负责消化脂肪的酶,阻止脂肪在消化道的吸收,从而减少热量摄入,进而控制体重。

适用人群: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II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的患者可长期治疗。

注意事项:

孕妇、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胆汁郁积症患者、器质性肥胖患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禁用。18岁以下儿童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服用奥利司他后出现任何肝功能障碍症状和体征(如食欲减退、瘙痒、黄疸、尿色深、粪便色浅、右上腹疼痛)时,应立即停用奥利司他和其他可疑药品,并检验肝功能;由于脂肪吸收受限,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和矿物质(如钙)也容易出现吸收不良。长期用药者,需要额外补充这些物质;开始使用时会有脂肪泻的困扰,建议穿着成人纸尿裤。氯卡色林

于201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作用机制:选择性5-羟色胺2C (5-HT2C)受体激动剂,刺激阿片黑皮质素原(POMC)神经元,增加POMC 分泌,作用于黑皮质素-4受体减少食物摄入。

适用人群:肥胖或合并至少1项体重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II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超重的成人在低热量饮食和运动基础上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

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口干、眩晕、疲劳、便秘;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不能与抗抑郁药同时服用。因为大部分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是增加 5- 羟色胺的浓度,在此基础上再增加 5- 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芬特明-托吡酯复方片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7月批准其作为节食和锻炼疗法的辅助治疗药。

作用机制:芬特明主要通过加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神经传递来产生抑制食欲的作用,托吡酯是抗癫痫药物,减肥方面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可通过多种途径减少食欲,增强饱腹感。

适用人群:体质指数(BMI)为30及以上或27及以上且患有与体重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2 型糖尿病等)的成人肥胖者。

注意事项:

盐酸芬特明仅被批准用于短期(≤12周)治疗肥胖症,副作用可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心悸,因此不可用于有心血管疾病或显著高血压的肥胖人群,普通人服用期间也须监测血压;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口干、便秘、感觉异常、眩晕和味觉异常;托吡酯有致畸作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甲亢、青光眼患者禁用,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合用;当患者出现情感障碍(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失眠)时,应减少用量,若患者出现自杀倾向时,立即停止用药。当患者出现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时,应及时停药以避免患者失明。

纳曲酮/安非他酮复方制剂

2014年10月获FDA批准的复方减肥药。

作用机制:纳曲酮和安非他酮分别作用于大脑调节进食的不同区域:下丘脑(食欲调节中心)和多巴胺回路的中心(奖赏体系)。该药导致体重降低的确切神经化学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明确。适用人群:用于体质指数(BMI)≥30(肥胖)的患者,以及体质指数(BMI)≥ 27(超重)且至少伴有一种体重相关的合并症(如高血压、II型糖尿病、高胆固醇 / 血脂异常)的患者。

注意事项: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便秘、头痛、呕吐、眩晕。未控制的高血压、厌食症或食欲亢进、酒精或药物(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抗癫痫)戒断治疗中及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禁用。FDA在批准纳曲酮/安非他酮治疗肥胖的同时还添加了警告:提示该药可能提高自杀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利拉鲁肽

2010年首次批准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2014年12月获FDA批准用于减肥。作用机制: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调节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胀感。适用人群:成人II型糖尿病,肥胖和超重。注意事项: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胰腺炎;髓样甲状腺癌病史和 2 型多发内分泌腺瘤患者禁用。哪些减肥药曾经上市又因为副作用被撤市?

(1)芬氟拉明成分及效果:芬特明和氟苯丙胺的复方组合,苯丙胺类食欲抑制剂。

撤市原因:FDA于1973年核准芬氟拉明上市,1997年,FDA裁定芬氟拉明、右旋芬氟拉明会导致心脏瓣膜严重受损,撤销其上市许可证。

(2)盐酸苯丙醇胺成分及效果:肾上腺素能药物,可增加产热,减少食欲。

撤市原因:盐酸苯丙醇胺,即盐酸去甲麻黄碱,在美国有 50 年的使用历史,70年代以前用于治疗感冒,80年代以后开始用于减肥,不良反应有出血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在2000年被FDA撤市。

(3)利莫那班成分及效果:一种大麻素受体(CB1)拮抗剂,可起到抑制食欲和改善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撤市原因:2006年起在56个国家上市,但由于其神经系统副作用,如癫痫发作、抑郁、焦虑、失眠、攻击性和自杀倾向,在美国和中国都没有上市,并于 2008 年 10 月在全球撤市。

(4)西布曲明

成分及效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再摄取而增强饱食感,抑制食欲。

撤市原因:1997年获得FDA批准上市,2000年四川太极制药的仿制品曲美在国内上市;2010年由于心脏及神经系统方面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不断增多,欧盟、美国先后下架,当年10月30日,CFDA 也停止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减肥药的效果怎么样?

当作为饮食控制和常规运动的辅助疗法时,减肥药通常能够在12个月的疗程内使患者降低5%-10%的体重。对于那些体重超过200斤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每年可以额外减肥10-20斤。尽管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足以帮助肥胖者降低血压并对血糖有积极的影响。

哪些人适合服用减肥药来减肥?

(1)大多数超重的人都应先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肥

处方减肥药通常在上述方法未减肥成功或者患者因肥胖患有严重的疾病时才使用。即使是这样,药物也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服用,否则将不会起到效果。

(2)需满足特定条件

大部分减肥药都包含可以降低食欲的成分,少数些药物还同时包含一些中枢兴奋剂。因此,很多减肥药都会在其标签上标明服用此药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例如对身体质量指数有严格的规定或者必须出现了某些健康问题时才适合服用。减肥药通常适合身体质量指数(BMI)≥30,或者≥27且至少出现一个肥胖引起的下列其他健康问题:

II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脏病;有中风的风险;睡眠呼吸暂停症。

(3)孕期、哺乳期妇女不得服用减肥药

减肥药物可能会对腹中胎儿造成严重伤害,例如托吡酯有致畸作用。此外,这些减肥药也会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对于所有孕妇而言,增加一点体重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用过度担心,母乳喂养也有利于体重自然减轻。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