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鼠有礼,诗经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的一些歌词吗
饥鼠有礼,诗经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的一些歌词吗?
《关雎》这首诗出自《诗经》里的《风》又叫《国风》,国风意思是各诸侯国的诗歌。
这首诗是说男子追求美丽的女子,求之不得而日夜思念,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于是用弹奏琴瑟的方法来表示对她的爱意,用鸣钟击鼓的方法让她快乐,以此来追求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的译文如下:
鸣叫的雎(jū)鸠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
美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xìnɡ)菜顺水漂浮着,
在河边遇见美丽的姑娘让人思念。
求而不得思来想去,
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摘着荇菜,
君子弹奏着琴瑟向她表示爱意。
美丽姑娘在河边采摘着(芼mào)荇菜,
君子敲着钟鼓让她快乐向她示爱。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作品最早产生于西周初期,它是按《风》、《雅》、《颂》三类进行编辑的。《风》大多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雅》主要是诸侯朝会、贵族宴享时的乐歌,《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红楼梦里的紫鹃是个怎样的女子?
黛玉刚到贾府时,身边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妈。贾母觉得老妈子太老,雪雁太小,被贾母嫌弃“一团孩子气”,根本不可能照顾好黛玉。因此把自己身边的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
紫鹃做事知分寸、聪慧懂事、内心细腻、为别人想得多。她与黛玉是红楼梦里最有人情味的主仆。虽为主仆,却情如亲人,是黛玉唯一知心的人。
很多热闹的场合,她都安静的看着,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黛玉,唯一想的也是黛玉。曹雪芹曾说过,紫鹃是“慧紫鹃”。
紫鹃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明”、“忠主”,头脑相当不简单。不像雪雁小丫头整天懵懵懂懂的,紫鹃对黛玉所处形势的分析很深刻准确。
紫鹃将自己所有的心神都放在了林黛玉身上。不仅对她的日常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而且她也是整个贾府唯一一个关心黛玉未来前途的丫环。
黛玉曾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慨,这些紫鹃都看在眼里,紫鹃对宝黛的婚事,不仅是坚定支持,更是忧心如焚。
同时,她很清醒的也想过了自己的归宿。如果黛玉要回苏州,自己和黛玉那样好,”一时一刻都离不了“,必然要跟了去。但是自己的家人都在这边,若不去,辜负了与黛玉的素日如此深厚的情常;若去,又弃了本家。因此疑惑。
所以她便变着法儿地试探宝玉。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中,紫鹃撒谎黛玉不久后就要回苏州,宝玉信以为真,引得宝玉魔怔了,大病一场。
晚上主仆两人睡一张床上说悄悄话。她“悄向黛玉笑道”:“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上无父母,下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有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这一番话,紫鹃对黛玉未来处境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黛玉的赤诚之心可见一斑。
意思就是说:我帮你试过了,他对你是真心的,听见说你要走,他就发起病来了。
然后紫鹃等了半天,看黛玉没有回答,就自言自语的说:你要嫁出去,不如就嫁在这里面,你们从小一起长大,脾气性格彼此都知道。黛玉就“呸”她一下说“你这几天还不累呀,还不赶快睡觉,嚼什么嘴啊”
紫鹃说:我是一片真心,我替你愁了这几年。你没有父母兄弟姐妹,谁是真的会疼你爱你的人,趁早老太太还在,就是把这个亲事定了。
黛玉自然知道紫鹃关心她,是好意、是爱她,她肯定是不好意思回答。就说:”这丫头今儿不疯了 ?怎么去了几日,忽然变了一个人。我明儿必回老太太回去,我不敢要你了 。“
紫鹃开玩笑说: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也没有要你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亏呢。
这段跟现代闺蜜说体己话很相像。
黛玉不会很好的照顾自己,让紫鹃心疼。黛玉的世界很压抑、忧伤。生活在没有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戚家,寄人篱下,非常不容易。紫鹃是她唯一值得信赖与寄托的亲人。
过了些时日,宝钗和薛姨妈来瞧黛玉,她听了薛姨妈关于宝黛婚事的话,就马上不失时机、迫不及待地说“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老太太说?” 薛姨妈后悔刚才自己的承诺,赶紧叉开话,故意用紫鹃打趣,说紫鹃是等不及自己想嫁了。
紫鹃的“鹃”即是杜鹃,也叫子规,“杜鹃啼血猿哀鸣”“清夜子规啼”“子规半夜犹啼血”......
甚至这种鸟的来历也是个悲剧传说;杜鹃一直给人悲伤的感觉。总是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当听到"不如归去"时,感到令人惆怅、忧伤,它的啼叫总是能触动人的思乡之情。
紫鹃的名字其实也暗喻着黛玉的结局。紫鹃在太虚幻境中没有属于她的册子,因她与黛玉已情感至深、几为一体。她虽与黛玉是主仆,但形同亲人和姐妹,她的一生都是和黛玉附在一起的。
为何中国古代要重农抑商?
古时候各朝代之所以重农轻商,主要原因还是源于那个时代生产力非常低下造成的。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也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产业匮乏低下,社会经济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手工业、简单的生活服务业、和初级的贸易等构成。
这个时期由于农业技术严重不发达,农业的生产效率很低,农作物的种类也比较少,于是,粮食的供应就时常会非常紧张。只要出现自然灾害,就容易导致出现卖儿卖女,甚至人吃人的一些惨状。这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造成政权被颠覆。
所以鼓励粮食生产成为每个朝代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这个时代粮食的亩产非常低,这就需要鼓励大量开垦荒地,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出产总量。开垦荒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流失,就得抑制其他行业的发展。
而商业之所以成为重点控制对象,是由于商业本身的一些特点造成的。商业发展,就会吸纳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商人重利,往往利用一些社会事件和时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造成社会动荡;商业经营,往往都要挖空心思的去想和设计一些销售手段和方法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这在统治者眼里就是奸诈狡黠,容易带坏民风,这与统治阶级倡导的主流的道德观念相悖。延伸一点,其实也是怕百姓们变聪明了,不好管理,古代喜欢愚民政策。
郭子兴之女嫁朱元璋为何默默无闻?
马大脚、郭惠妃都是郭子兴的女儿,只不过马大脚是义女,郭惠妃则是亲生女。之所以马大脚能够成为一代贤后,而郭惠妃默默无闻,主要原因在于郭惠妃的底子不干净。
马大脚、郭惠妃的事迹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担任亲兵长期间,曾被郭子兴关入监狱禁食过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是马大脚从中作梗,偷偷拿烙好的大饼塞到胸口处送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当时就有很大的可能饿死。
称帝之后的朱元璋每每想起这件事情,总是感慨万千,毕竟烙好的大饼可是非常烫的,而马大脚则不顾大饼所带来的灼烧感,强行将大饼塞到胸口处,可见其用心良苦。
有的人或许好奇,当时朱元璋到底犯了什么过错,郭子兴为什么要将他置于死地。要将这个过错说出来的话,那将显得郭子兴非常荒唐。
这个过错就是,其他的将领都在到处为他郭子兴搜罗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而朱元璋别说奇珍异宝,就连一个银子都见不到,以至于郭子兴感觉朱元璋轻视他。
朱元璋在二十四岁那一年参军,在二十六岁那一年就察觉到郭子兴是一个难成大事的人。
当时郭子兴的根据地濠州城内并不止郭子兴一位将军,还有四位将军。这四位将军与郭子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郭子兴是地主出身,而这四位将军都是“打工者”出身,矛盾可想而知。
由于郭子兴孤身一人,面对其他四位将军,根本不是对手,多次在四位将军的手上吃到苦头。曾有一次被抓到地窖当中差点打死,若不是朱元璋将四位将军之首孙德崖贪污公款的证据摆到明面上来,估计郭子兴当时就得栽在地窖里。
朱元璋只是一个亲兵,就多次拯救郭子兴于水火,这让郭子兴很没面子,也因此郭子兴产生了除掉朱元璋的念头,上面提到的将朱元璋关入监狱禁食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
朱元璋能够参军不到两年就当上亲兵长,可见其能力绝非常人能比(马大脚是朱元璋当亲兵长期间娶的,别以为朱元璋吃软饭),对于郭子兴的这点小九九,他肯定也能够察觉得到,因此在二十六岁那一年他决定单干。
别人单干肯定要挑选上百乃至上千上万的兵马,而朱元璋单干仅仅只挑选了二十四个人,这二十四个人个个都是后来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其中就有徐达、汤和、周德兴。
自从朱元璋拿下应天开始,就大有一副争雄的势头,四处侵略。在这期间,马大脚一直尽心尽力的当好贤内助的角色。
朱元璋这个人的疑心并不是一般的重,他为了避免将领叛变,每一次领军出征都将将领的家人留在后方,由马大脚负责看管,当攻克城池,再由马大脚负责将将领的家人送到前方。
争雄初期,朱元璋论武力比不过西边的陈友谅,论财力比不过东边的张士诚,而要做大做强,与陈友谅、张士诚有地盘上的冲突是很正常的。
龙湾之战,陈友谅率领十万水军顺流而下,直扑应天,朱元璋的手下直接乱成一锅粥,毕竟陈友谅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战船,这种战船最高的能够高达三层楼,其恐怖可想而知。别说与这种战船战斗了,单单是看着这种战船,都能给人的心里莫名的造成一股压力。
面对如此劲敌,朱元璋没有退路,只能够坚守,如果投降,必将死于陈友谅之手。
如果说是别的女人,可能在这个时候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而马大脚非但不“大难临头各自飞”,还将自己积攒的所有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犒赏将士,亲自与将士的家属缝补各种衣服、鞋子,支持将士,总的来说就是尽自己所能,支持丈夫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不辜负马大脚的期望,在龙湾、狮子山一带设下埋伏,引陈友谅的水军上岸,将其击溃。
在朱元璋尚未称帝之前,马大脚就尽显贤后本色,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贤后本色更是一览无疑。
在马大脚活着的时候,朱元璋的饮食一直是由马大脚负责。当时的马大脚已经贵为皇后,哪里需要再跟之前一样照顾朱元璋的饮食,宫里要太监,有太监,要宫女,有宫女。
马大脚之所以这样做,是替宫里的太监、宫女着想。朱元璋或许会有一两天得病不处理奏折,但是绝对不会一两天不吃饭。饭天天都吃,总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太监、宫女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就比如有一次,朱元璋喝汤的时候嫌汤冷了,一下子就将汤洒在地上。如果当时饮食工作不是由马大脚负责,在场的太监、宫女都难逃一死,多亏是由马大脚负责,此事才不了了之。
马大脚陪伴朱元璋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的艰辛,不过幸运的是能够修成正果。
一般女人在修成正果之后,肯定会过上极为奢侈的生活,但是马大脚不一样,别的皇后穿衣服从来只穿一遍,而她穿衣服不断的穿,不断的洗,以至于衣服上有明显的皱纹。要是碰上灾年的话,她还会带领后宫的妃子一块吃素,祈求上天,保佑大明天下永世昌盛。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遭到了朱元璋的血洗,能够活到善终的寥寥无几,两只手就能够数得过来。
马大脚虽然不能够从朱元璋的手中将开国功臣全部救下来,但是也尽自己所能,劝说朱元璋,救下来一些。这一些分别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亲外甥李文忠、太子老师宋濂、大都督府参军郭景祥等等。
最能够体现出马大脚是一个贤后的,莫过于她临终前不肯喝太医熬给她的药。不是她不想喝,是因为她感觉到她已经活到头了,无论药喝下去还是不喝下去,都难逃一死。
而她一旦喝下去,去世之后,那个为她熬药的太医也一定与她一样难逃一死,因为朱元璋肯定不会放过熬药的太医。为了保全太医,她只能忍着痛苦不喝药,试问纵观整个封建社会,有几个皇后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马大脚的事迹数不胜数,而郭惠妃的事迹则寥寥无几,至于她在宫中过得如何,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关于她的记载,最长的一句是她生儿子的记载——“郭惠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橞”。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郭惠妃在宫中的生活,但是可以判断出她在宫中的生活肯定过得不怎样,如果说过得有滋有味的话,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
郭惠妃是仇人之女郭子兴1355年去世,由于朱元璋与郭子兴同隶属于红巾军系统,再加上两人有着姻亲关系,作为红巾军系统掌舵者的小明王将朱元璋部、郭子兴部,合为一部,主将由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担任,副将则由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与朱元璋共同担任。
朱元璋部在军队中占有很大的成分,再加上朱元璋有徐达、汤和、李善长、冯国用辅佐,郭天叙与张天祐都不是朱元璋的对手,虽然明面上郭天叙的权力大过朱元璋,但其实根本制衡不了朱元璋,还反过来让朱元璋制衡。
元至正十五年,民间地主陈埜先与元朝廷合力围剿太平,而当时的朱元璋正在太平当中。由于敌方的人数太过于庞大,单是陈埜先所率领的民兵就高达数万人,朱元璋逐渐呈现出不支的之势,多亏急中生智,率领一支大军饶后前后夹击,才得以击溃元朝廷,生擒陈埜先。
陈埜先是一个奸诈的人,朱元璋劝他投降加入红巾军,他明面上表示同意,但是在背地里却与元朝集庆城的守将福寿暗中来往。朱元璋扣了他的家属,叫他与张天祐去攻打集庆,结果他只在旁边看。
经此一战,朱元璋知道了他的小心思,决定来一次借刀杀人,故意放了他的家属,叫郭天叙与张天祐与他一块合力攻打集庆。结果可想,而知,郭天叙与张天祐遭到了城内的守将福寿攻打,又遭到了城外的陈埜先攻打,无力回天,命丧黄泉。
自从郭天叙、张天祏战死沙场,朱元璋彻头彻尾的成了军中唯一说了算的人物。而作为郭子兴次子的郭天爵,眼看着郭家的财产全部落入朱元璋的手中,心生不满,时不时的就发牢骚。
当时的郭天爵手中一没有兵,二没有权,只是朱元璋的下属。对于郭天爵发牢骚的行为,朱元璋采取的手段非常果断,那就是杀。
郭子兴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的两个儿子郭天叙与郭天爵都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中,而他唯一的一个女儿郭氏则沦落为朱元璋的小妾,这个小妾就是后来的郭惠妃。
朱元璋对于郭惠妃而言,有着杀兄之仇,纵管朱元璋吃了雄心豹子胆,都不敢过于宠爱,毕竟是有生命危险的,这也是为什么郭惠妃在历史上只留下生儿子的记载。
有的人或许会说,朱元璋都将她的两个兄长都杀掉了,干嘛不杀掉她?这有很大的可能是马大脚从中作梗,阻止这朱元璋的残暴行为。
有的人或许又会说,马大脚难道不是郭子兴的养女吗?为什么朱元璋敢宠爱马大脚?养的毕竟跟亲生的有一定的差别。在那个夫唱妇随的年代,想要指望养女为己报仇,杀掉丈夫,几乎不可能。
结语
马大脚的父亲马公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托付给好友郭子兴所抚养的女儿,竟然能够有一天成为一代贤后。要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以仗义出名,杀了人逃亡在外的老汉。
难道他们只好吃肉喝酒吗?
我看楼下的帖子已经把梁山好汉哪些有家室,哪些是光棍儿,哪些喜欢逛窑子,哪些对女人不感兴趣扒得一清二楚了。这108条好汉,105个大老爷们儿,三个女子都有丈夫,就去掉了六条,还剩102条。还有十几条是长枪入洞的,有家室的。剩下的90多条也不可能都在那里干靠,总有解决办法,只是出于剧情需要没必要浪费笔墨。
首先小说是一种文艺创作,中间不太可能把很多细节写得太清楚。尤其是人物的塑造,主要是为了剧情的发展和为了整体的创作。不太可能把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写进去。《水浒传》故事主线是上梁山和逼上梁山,然后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才是招安争方腊的战争。是宋朝末年,官逼民反这样的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话语权是很小的。
加入《水浒传》变成这样的场景,那大家再看可读性上会有什么变化?
这些梁山好看,拿起大刀来去下山打仗,去抢劫大户,然后上山来,再拿起锄头耕田种地,然后整个梁山一派男耕女织,一派祥和。这样的话就不利于整个剧情的发展和塑造,试想一下假如李逵在用板斧杀完人之后,进门之后就大喊一声:“孩儿他娘,我回来了,赶快给我打一盆水,今天这点子哧了我一身血。”李逵的老婆就说道:“挨千刀的,你就不会自己打水啊?饭在锅里呢,我在床上。”试想一下,这种场景还是什么梁山好汉。
另外在四大名著当中真正能够写女人最多的非《红楼梦》莫属。因为红楼梦写的就是几大家族当中,男男女女的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不但写男男女女,还写男与男,还有女与女,这些都是非常香艳的。所以这里面女人的情节就少不了会发现。从金陵十二钗宝玉黛玉王熙凤再到晴雯袭人,还有元春迎春惜春探春,这是一部女子的大观园,每一个都有各自的性格,有各自的喜好,这才是写女子的最高境界。
如果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很可能就是《水浒传》的作者对于女性并不是很来电,因为整个《水浒传》中弥漫着一种仇视女性的气息。水浒传的作者大概喜欢的女性就是母大虫顾大嫂和孙二娘和扈三娘这样的角色了。就是绝对一点女性的特点都没有的纯爷们,女汉子这种。而作为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当中,相对来说对女性的描写就非常的细腻。这和作者本身的取向有很大的关系。
纵观《水浒传》的整个故事的脉络。这108条好汉不管是逼上梁山也好,被赚上梁山也罢,这其中被逼上梁山的基本上都是因女人的原因,或者是自家老婆被别人睡了,或者是睡了人家的老婆。还有一种是看着人家的女人可怜就去帮忙的。这里面有女性参加的故事情节就显得非常丰满了。
比如林冲最后被陷害被发配沧州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老婆长得漂亮,高衙内看上了。宋江怒杀阎婆惜的原因就是因为阎婆惜不守妇道。武松本来好好的县公安局的局长,可以说是前途无限啊。原因也是因为自己的嫂子不甘寂寞红杏出墙,害死了哥哥武大郎,勾搭上了西门庆。当然这有另外的一本书叫《金瓶梅》写的是非常的香艳了。鲁达呢,一场戏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什么打镇关西呢?就是因为这里面关系到一个金翠莲。
所以整个《水浒传》当需要女性去贡献笔墨的时候,作者还是会详尽去描写的。另外作为梁山好汉,从官府的角度讲是匪,是贼寇,要有血性,如果过多的儿女情长,那我们就去看《红楼梦》好了。这根本就不是替天行道的内容啦。所以在整个《水浒传》的过程当中是突出了好汉们的豪爽和匪性,所以最多的都是在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来表现,这样才能够快意恩仇。
从合理的角度来讲,好汉们本身就是山野刁民,甚至有人恶迹斑斑,也有一些是小混混出身。本身社会成分都不是很高,所以没有家眷也是正常的。况且绿林好汉刀头上舔血,今天还在快意恩仇,明天可能就被别人快意了。所以没有家室反而没有后顾之忧。
当然,在中间也会把某些好汉的性格,做一个特点的描写。大部分好汉都是性格火爆,嫉恶如仇,反而这类好汉的完全是不近女色的,当然也有一些比较鸡贼的这些,却见到女人走不动道。也比较喜欢烟花柳巷之地,这样描写反而是更能让好汉的性格丰满一些,毕竟食色性也,人之常情。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从读者的审美观点来讲,好汉本身就应该快意恩仇的,如果好汉每天晚上去逛窑子,都用大量的笔墨来书写的话,那大家就觉得这些好汉可能就变了味儿了,中国人向来比较含蓄,那种事情不能说,就是想也不太可能明目张胆的。所以只是在《水浒传》里面把个别好汉写得比较丰满,有血有肉,大部分好汉基本上都是处于性压抑的状态,这个是作者为了情节和人物塑造所进行的处理。
如果给梁山好汉每一个都配上一个老婆,然后每一家再生个仨瓜俩枣的,这样的话下山打仗就变成十送红军了,一家人哭哭啼啼的,大孩子哭,小孩子闹。《水浒传》也就不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了。书名就要改成《梁山一百单八将和他们的女人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们》或者叫《我在梁山的幸福生活》也可以改名叫《梁山大家庭的江湖往事》或者叫《一百多对情侣的湖边爱情》《水边农家乐》这样的题目。
反而在《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当中,女性的描述更多一些。《三国演义》写的是自古官家锦衣玉食自然要有些美女在。大乔二乔,孙尚香,貂蝉各色各样的都有,这也是为了塑造剧情。《西游记》写的是和尚和妖怪,妖怪要修行和尚也要修行,一个是为了长生不老,一个是为了求取真经。在里面唯一有一点这样的桥段儿呢就是思凡下界动了凡心,当然也有一些爱情故事。
猪八戒在整个《西游记》的过程当中,塑造是非常丰满的,也是出于故事情节。如果整个《西游记》四个和尚都是木头疙瘩一样,大家在西游的十万八千里路上,那还不得憋死?所以必须得有一个能说的,那这个能说的性格要想丰满一点,就必然要稍微得色一点。所以这个性格就塑造得很好,反而最终猪八戒成为了所有女性心中最佳配偶的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