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

2023-05-08 102阅读 0评论

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

1. 绿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等工艺制成,没有经过发酵过程。

2. 黄茶:与绿茶相似,但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与绿茶相比,黄茶的香气更为柔和,口感更为清爽。

以茶汤颜色作为分类标志的基本茶类是哪几类,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

3. 白茶:是指经过采摘、晾干、切割等工艺制成的茶,没有经过揉捻或烘干等加工步骤,叶子呈现白色或银灰色,茶汤清澈呈黄色。

4.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制茶过程较为复杂,茶叶形态多样,口感鲜美,同时也有刺激性。

5. 红茶:经过采摘、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制成,茶叶颜色为红色,汤色为红褐色,口感浓郁香甜。

6. 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经过必要的揉捻、发酵、整理和贮藏工序,具有极高的陈化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味道浓厚,带有独特的陈香和果味。

按照制作工艺?

《茶叶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0766-2014)中,将茶叶分为七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

按照发酵程度,有人将中国的茶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微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另外还有后发酵茶。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为轻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红茶、黑茶为全发酵茶。日本普遍将中国茶分为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乌龙茶、白茶)、全发酵茶(红茶)、后发酵茶(黑茶)四类。中国国内普遍认为半发酵茶主要指乌龙茶。

一、绿茶

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有下属内容是关于绿茶定义的:“鲜叶:从适制品种山茶属茶种茶树上采摘的芽、叶、嫩茎,作为各类茶叶加工的原料。”“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现行国标《GB/T 14456.1-2008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规定“绿茶产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炒青绿茶: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炒或滚的方式制成的产品。”“烘青绿茶:干燥方式主要采用烘的方式制成的产品。”“晒青绿茶:干燥方式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蒸青绿茶:杀青工艺主要采用蒸汽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二、红茶

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规定:“鲜叶从适制品种山茶属茶种茶树上采摘的芽、叶、嫩茎,作为各类茶叶加工的原料。”“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由此我们可知红茶没有固定的生产区域,只要采用适制品种的茶树鲜叶采用红茶的加工工艺生产,就是红茶。

现行的红茶国家标准主要有三部分:《GB/T 13738.1-2008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2008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国内红茶的等级划分也是根据红碎茶、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三类进行划分的。

三、黄茶

现行国家标准中,与黄茶相关的主要有《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GB/T 21726-2008 黄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的规定:“黄茶(yellow tea):以鲜叶为原料,经茶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闷黄(heaping for yellowing):将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的鲜叶趁热堆积,便其在湿热作用下逐渐变黄的过程。”其本质是在高温、高含水量下,在制品的叶绿素降解,多酚类化合物进行非酶氧化,产生黄色物质,使产品干茶、茶汤和叶底表现出黄或黄褐的色泽特征,以及甘醇的滋味品质。

四、白茶

《GB/T 32743-2016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白茶采用适制品种茶树的芽、叶、嫩茎,经过萎凋、干燥、拣剔、拼配、匀堆、复烘等工艺(不包括揉捻)制作而成的具有特定品质特征的茶叶。根据鲜叶原料不同,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

五、乌龙茶

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规定:“乌龙茶oolong tea:以特定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现行国标《GB/T 30357.1-2013 乌龙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中规定:“本部分适用于以山茶属茶种茶树的叶子、驻芽和嫩梢,依次经适度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等独特工序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式(台湾)乌龙、其他乌龙几类。现行国标《GB/T 30357.1-2013 乌龙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中规定:“产品根据茶树品种不同,分为铁观音、黄金桂、水仙、肉桂、单枞、佛手、大红袍等产品。”

六、黑茶

在国标《GB/T32719.1-2016黑茶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中规定:“黑茶 darktea以茶树[Cameiiia sinensts ( L. ) 0.Kuntze]鲜叶和嫩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渥堆 pile-fermentation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茶叶堆积促使其内含物质缓慢变化的过程 。”“产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 产品名称应根据加工工艺和品质的不同来区分和命名。”

七、再加工茶

“再加工茶 以茶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再加工茶分为花茶、粉茶、袋泡茶、紧压茶。

“花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形、加天然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紧压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袋泡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加工制成的产品。”“粉茶 以茶叶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加工制成具有一定的粉末细度的产品。”

黄色茶汤是什么茶?

安吉黄金叶,茶汤泡出来是金黄色的。

安吉黄金芽是绿茶的一种,比安吉白茶迟一个星期发芽,叶薄芽短。黄金芽茶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浙江安吉县一家茶场场长张完林在附近茶叶地中偶然发现的,经过近十年时间选育而成,是目前国内惟一的黄色变异茶叶新品种。因黄金芽一年四季均为黄色,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味道鲜美,又贵如黄金而得名。此茶具有观赏和利用双重价值

茶分几类?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种茶、品茶的历史悠久,产量极为丰富。因为疆域广阔,各地的环境气候也不尽相同,因此茶的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茶树的生长习性各异,采摘下来的鲜茶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产生不同的特性。

目前茶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茶叶分类方法是根据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来将茶进行划分的。

茶按照发酵程度主要分为六大类,他们依次是:

绿茶——发酵程度约为0

白茶——发酵程度5%—10%

黄茶——发酵程度10%

乌龙茶(青茶)——发酵程度10%~70%

红茶——发酵程度70%~100%

黑茶——发酵程度80%~100%

绿茶,是不发酵茶,它以新叶或芽为原料,未经发酵,只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因其干茶、茶汤及叶底皆以绿色为主,故名绿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指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黄茶,属轻发酵茶,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但多了“闷黄”这一道独特的工序,使黄茶具有“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的三黄品质特征。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部分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呈红色而得名。

黑茶,属后发酵茶,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普洱茶泡出来什么颜色?

普洱茶泡出来的颜色一般是红褐色或者深棕色。因为普洱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酵和陈化,茶叶内部的色素和酶类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茶叶颜色较深。此外,普洱茶含有较高的鞣酸和儿茶素等物质,也会影响茶叶的颜色。值得一提的是,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普洱茶的颜色,所以制作普洱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