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鉴赏,如何理解茶文化
普洱茶鉴赏,如何理解茶文化?
谢谢邀请!
制造焦虑,让人急功近利!传承文化,让人潜移默化!焦虑,让人快速接纳,迅速丢弃!文化,让人缓慢接受,传承永久!
茶文化是一个健康的文化体系,涵盖面很广,知识量庞大,传承了几千年,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融合中。难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全面地理解和接受。因此,我认为,理解茶文化要从健康生活上来解释。
“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从物质层面来讲,茶文化包括:茶叶品种,栽培方法,生长环境,采摘方法,制作条件等等把茶叶生产出来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包括茶叶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和感受到的“色,香,味,形。”的物质特征。包括泡茶方法中使用的器物:杯,盘,托,盏,壶,桌,椅,凳,几等辅助用品以及水,火,灶,台,布等。包括品茶环境:位置环境(亭,台,楼,阁),天气情况,室内装饰,室内布置等等。包括人文环境:书,画,诗,棋,艺,曲,歌,舞等等。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形而上者谓之道(意识)。”茶文化的高端,很多方面是意识形态上的表现,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具体情况。茶文化中的道,是寓于茶事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中国茶道讲究的“和,静(敬),怡,真”,日本茶道讲究的“和,静,清,寂”也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当然,还有“真,善,美,慧,智,礼,义,廉,耻,仁,谦,恭,悲,喜,乐等等。”也是茶文化的内涵。
总之,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其根本点就是一一健康!我们只要简单地知道,茶文化是的健康文化,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的文化。
一一喜茗堂龙新久
2019年4月26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健康!
什么茶叶最清香?
谢谢普文邀请,以下是白丁的回答:
清香,我的印象是揉捻后,刚烘干的绿茶,但是我的印象和您的可能不同。
〈1〉茶叶中香气的种类
茶树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种类,约60种,有种物质顺-3-乙烯醇占鲜叶芳香物质总量的60%,这个拗口的芳香物质有强烈的青草气,就是我们能常感受到的青味,绿茶杀青,红茶过红锅,乌龙茶做青,都是针对这个物质。
加工的过程,让香气发生了变化,成品茶中芳香物质含量增加了10倍,种类多达500种,题主提问的清香,也会从这里演变而来。因加工方式有差异,最终香气也会多样。
〈2〉哪种茶叶香气丰富?
芳香物质在茶叶中含量少,但对茶叶的香气品质起到重要作用。在茶叶审评中,有个审评因子就是香气。
通常来看,嫩芽中的芳香物质>老叶;春茶>夏茶;高山茶>平地茶。
所以,从香气上选择茶叶,可以有目的性的选择高山春茶,有嫩芽的。完全符合这个标准的采摘时间就有限了,一般10-15天。
〈3〉把香气可以再细分
据说全国在册的茶叶种类大约2000种,每个茶都有自己的加工方式,有的还不止一种,细分下来很大的数字。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把香气细分,如我熟悉的安吉白茶,整体清爽符合清香的大范畴,但还可以细分为兰花香安吉白茶,奶香味安吉白茶,鸡汤味安吉白茶等等,凤凰单枞的香气分的就更多。
在中国茶博馆,有个牌匾“茶有真香”,到底怎么真,每个人感受有不同吧😄
希望一起学习,多多进步。
以上是白丁茶舍的回答,敬请参考。
普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普洱十大优选好玩的地方去了不想回来】
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碧溪古城 梅子湖公园 龙魔爷圣地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那珂里村 翁基村 孟连宣抚司署 洗马河公园 芒景村 上城佛寺墨江文庙 孟连大金塔推荐的普洱美食
鸡豆腐 豆汤米干 肉心水酥 鸡肉烂饭 火烧猪 三尖角粑粑分享美,记得点赞关注,评论区欢迎留下你去过的景点印象,感悟,记忆!
如何辨别真假普洱茶?
感谢邀请,更多茶叶资讯敬请关注普洱茶研究所!
什么是普洱茶根据国标:普洱茶是云南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叶为原料的的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过后在蒸压成型的紧压茶成为普洱熟茶。
在简单的说一说生茶和晒青绿茶的区别,普洱生茶是以大叶种晒青绿茶为原料的在经过蒸压成型的紧压茶!
晒青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工艺的晒青毛茶!
如何掌握盖碗冲泡普洱茶?
普洱茶盖碗冲泡
1、温碗:将沸水注入盖碗之中,再将盖碗的水倒入小茶杯内,目的是让盖碗和茶杯在使用时保持洁净和热度。
2、置茶:以120毫升的盖碗为例,绿茶与红茶3克,乌龙茶7克,普洱茶5-8克。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茶叶(仅供参考,无实际意义)。也可依个人的喜好稍作调整。
3、注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茶叶老水温高(100℃),茶叶嫩水温低(80-90℃)。
注水的手法:高冲发香,低吊成汤。注水时尽量不要注得太满,注七分满为宜,注水太满,碗沿受热面积大,倒茶时容易烫到手指。
4、浸泡:注水后盖上杯盖浸润片刻,在此之前也可以用杯盖翻动茶叶,使每片茶叶充分地舒展开来。但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应注意保温,茶叶晾后再泡会影响口感。出汤的速度,从快到慢,逐泡加长。乌龙茶类忌闷泡,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汤,手法要平稳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汤的时间千万别犹豫,一定要快,尽快沥干。沥干水后的盖碗归位,盖子可稍微打开,让茶叶通通气,这样茶汤会更好喝。
5、饮用:打开碗盖,嗅闻熏于盖底的香气,用碗盖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将盖子斜盖腕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即可,按住盖纽,端起饮用。在正式场合,要连托端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